“礦產安全和能源安全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材集團首席科學家彭壽表示,戰略性礦產資源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防軍工技術發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物質基礎,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自主穩定事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但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目前仍存在突出短板,導致我國關鍵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嚴峻挑戰,亟需強化戰略性礦產安全。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挺進,包括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在內的戰略性礦產已成為全球主要大國戰略博弈的重點領域,美、歐、日等紛紛構建戰略性礦產戰略,并與部分資源國結成供應鏈聯盟,全球戰略性礦產競爭形勢也發生根本性轉變,從初級礦物獲取保障向產業鏈供應鏈全鏈蔓延,從基礎大宗礦物和能源競爭向高技術礦種發展,從國家資源能源獲取向集團化、區域化國際組織演變。
彭壽說,我國已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礦產資源生產國、消費國和進口國,但戰略性礦產資源發展卻存在突出問題,主要體現為“三升”,一是礦產對外依存比重攀升,36種戰略性礦產資源中2/3以上對外依存度超65%;二是海外礦產供應集中度攀升,約95%的進口鈷礦、85%的鐵礦石、60%的鎳礦來源于澳大利亞、巴西、剛果(金)等美國戰略礦產倡議聯盟國家;三是礦產資源安全風險攀升,儲量增幅和礦產產量持續下降,國內有效供應能力長期偏低。導致上述發展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體系龐大,資源稟賦、風險來源、傳導路徑、供需形式和戰略態勢存在結構性差異,資源勘察-礦產開采-精煉加工-材料制造-終端應用-物流貿易等全鏈條建設均有待強化,面對復雜的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和國際競爭形勢,我國戰略性礦產安全面臨挑戰。
為此,彭壽建議,一、制定完善緊缺性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強化頂層設計,聚焦高純石英、鋰等當前緊缺性礦產資源,加速開展地質勘查、礦產勘查開發等單項規劃,實施找礦突破戰略專項行動,打造資源戰略接續區,并在生產力布局、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配置及相關產業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實現礦產資源的增儲上產。
二、布局戰略性礦種全產業鏈創新攻關重大專項。梳理亟待突破的礦產資源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清單,如高純石英資源成礦理論-資源評價-提純加工-應用技術等,設立重大專項開展全鏈條創新,緩解緊缺礦產資源約束,強化優勢礦產戰略引領,提升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產業素質水平,加快構建戰略性礦產資源的現代產業體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