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3)》(下稱《報告》),對2022年中國金融體系的穩健性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
《報告》顯示,202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疫情等超預期因素沖擊,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在攻堅克難中穩住了經濟大盤,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實現了經濟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0%,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平衡,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金融體系總體穩健運行。
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主動作為、靠前發力,堅決支持穩住經濟大盤,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切實改進金融服務。一是全力以赴支持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二是穩妥有序推進風險處置,三是持續清理整頓金融秩序,四是全力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五是有效應對外部沖擊風險,六是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報告》指出,在看到發展成就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國經濟金融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國際方面,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地緣政治沖突仍在持續,糧食和能源安全問題突出,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全球通脹仍處于高位,發達經濟體加息外溢效應繼續顯現,國際金融市場震蕩加劇。國內方面,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國內需求相對不足,部分領域存在風險隱患。
《報告》提到,展望未來,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下一步,金融系統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全面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進一步做好金融工作。
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優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完善薄弱環節金融服務。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
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壓實金融機構及股東、實際控制人,金融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等各方責任,健全地方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重大風險處置機制。發揮好存款保險的風險處置職能,穩步推進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籌集積累和規則制定工作,推動金融穩定法早日出臺實施,健全維護金融穩定的長效機制。對跨行業、跨區域和跨境風險,加強監管協同和上下聯動,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本報記者 劉 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