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同比增長15.1%;營業總收入首次突破2萬億、達2.12萬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總額達1433億元,同比增長25.1%。其中,四川省屬企業資產總額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2.1%;營業總收入7014億元,同比增長13.2%;利潤總額301億元,同比增長15.4%。
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張勇介紹,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期間,四川省先后組建了蜀道集團、生態環保集團、安逸酒店集團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有力支撐重大戰略實施。
圖為“智慧梁廠”的機械臂在生產線上作業。位于四川會理的沿江高速“智慧梁廠”由蜀道集團投建,主要生產高速公路橋梁建造所需的T梁。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據悉,2023年,四川省國企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其中地方監管企業資產總額、營業總收入、利潤總額分別位列全國第5位、第7位、第3位,創歷史新高。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據記者了解,四川省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改革任務評估中已連續兩年獲評A級,在交通、環保、旅游、民航等領域深化重組整合多家企業,優化布局、調整結構,提升創新能力、釋放發展動能。
2023年,四川省屬企業在“六大優勢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材料、醫藥健康)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高端裝備)投資布局同比增長20%,組建總規模427.7億元的28只科技創新基金投向上述領域。例如,川投集團發起設立四川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基金,加快綠色低碳產業布局發展,部分重點企業投資建設水、風、光伏和抽水蓄能、燃氣發電項目近200億元,華西集團推進西南地區首個零碳示范園區建設。
四川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馮文生告訴記者,四川省始終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2023年地方國有企業研發投入214億元,同比增長12.2%,其中省屬企業91.7億元,同比增長28.9%;“科改示范企業”“雙百企業”均達到10戶,居西部地區第一;正加快打造國有企業原創技術策源地,14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國際國內領先,例如川投集團聯合東方電氣研制的國內首臺150兆瓦級大型沖擊式轉輪成功投產發電,實現水力發電機組關鍵技術突破。
聚力發揮多重作用
功能性改革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難點、重點,圍繞增強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國有企業更好發揮“產業引領、科技創新、安全支撐”三個作用。
馮文生介紹,四川省未來將重點發力功能性改革,加快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調節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加快同類業務橫向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縱向整合,將支持國有企業在重點產業領域有序開展戰略合作、資源資金整合,推動省屬企業在“六大優勢產業”投資額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
事實上,四川省在國有企業功能性改革上已取得較好實績。記者了解到,新組建的蜀道集團成為四川省屬第一戶世界500強企業,2023年完成投資1969億元,營業總收入2660億元,利潤總額115億元,高速公路、鐵路在建及通車總里程分別突破1萬公里、6400公里。
在能源資源保障、重大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四川省也將加快實施一批強牽引、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推動竣工項目早投產、在建項目加快建設,包括推進蜀道集團開梁高速、成綿擴容高速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用,成達萬高鐵、資樂高速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保障四川發展雷波縣小溝磷礦、四川能投集團巴中通江興隆風電場、甘孜理塘高城光伏、遂寧安居燃氣發電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夯實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支撐。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科技創新是決定產業引領和安全支撐作用發揮的根本。為此,四川省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人才引進培養力度,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四川省推動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實施方案已印發實施,正加快建立原創技術策源地評價體系,支持在電子元器件、芯片裝備、量子儀器等重點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原創技術策源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產業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提升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基礎研究能力。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四川省國資委副主任張敏介紹,目前正推動國有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業,共建高水平創新聯合體,加快建立“蜀創源”科技創新中心和西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新平臺,推進“天府清控成都總部基地”和“清華大學—四川能投集團智能裝備研究院”建設。同時,對在原創技術研發及首臺(套)裝備應用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成果,將在獎勵、考核中予傾斜;對國有企業年度新增研發費用視同利潤雙倍加回,將實施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研發費用視同利潤4倍加回。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保障。在用足、用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四川省將在科技人才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等方面,探索制定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科技人員更期盼的創新支持政策。此外,四川省還將完善優秀青年人才全鏈條培養制度,建立國有企業高層次人才目錄清單,將引才專項投入成本列入企業經營業績考核特殊事項清單,視同利潤加回,逐步提高重點行業研發人員占比,并建立科技創新容錯糾錯機制,對創新活動給予足夠的包容支持,讓科技人員放開手腳干事業、心無旁騖搞科研。(記者 蕭永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