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8時23分,“上海發布”公布全市新一輪核酸篩查通告,浦東、浦南及毗鄰區域將在次日凌晨5時封控。陳愛華算了算,留給她調度的時間只有8個多小時。
陳愛華是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科”)的總經理,這家公司的主打產品防墜安全器全國市場占有率達40%,國內幾大工程機械廠商都是他們的大客戶。陳愛華認為,長期穩定、及時供貨是維系客戶的關鍵。
但這一次,形勢前所未有的緊迫:工廠所在的金山區恰好位于幾個小時后即將封控的區域。
產品務必要在封控前運出金山區。她在家中遠程登錄公司的生產交付系統,下游客戶近期的訂貨需求、上游的供應能力在電腦屏幕上一覽無余。根據這些信息,她立即安排車輛,利用黃浦江兩岸封控時間差(浦西晚4天封控),把金山區工廠里的部分備貨緊急轉運至浦西,預備近期發給客戶。
做完這一切,不到次日凌晨2時。離金山區封控還有約3小時。
能夠短時間內、遠程完成這一系列工作,陳愛華歸功于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她說:“上下游數據都匯集到了數字化看板上。疫情發生后,我們可以根據數據,預測后期產業鏈可能發生的風險,加大部件儲備和成品備貨。”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速。不僅是建科,一大批企業都走出了類似的軌跡。麥肯錫咨詢公司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疫情開始后短短幾個月內,企業的數字化進程加速了3到4年。麥肯錫認為,疫情是一個加速器,所有現有的趨勢將被疫情加速,而居于第一位的就是數字化。
數字化帶來韌性
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前,很多企業就開始了數字化轉型,初衷是解決各自的痛點,建科也是如此。2010年到2013年是全國建筑行業的一個高峰,建科的產品防墜安全器當時供不應求。“產品供不應求,聽起來特別好,但是其實非常痛苦——勞動力找不到,設備買不到。”陳愛華說,“建筑行業高峰過后,又是周期性的低谷,導致企業員工、設備過剩。”
如何抵御行業起起伏伏帶來的不確定性?建科的方案是智能化與數字化。2018年,建科在金山區建立了智能工廠,研發基于機器人的自動化工作站、基于機器視覺的智能加工生產線。如今,1名工人可以管理5條生產線31臺設備,而傳統模式需要13人。
與智能制造配合的是數字化管理體系。通過數字孿生管理平臺,線上、線下工作人員無縫鏈接,即使居家辦公,也能在數字化看板實時監測工廠內設備故障、耗材更替、物料更換等信息。 下轉 4版
(上接第1版)如同建筑行業的周期性起落,近兩年來疫情反反復復,也給企業生產帶來不確定性。“疫情導致物理空間上的交流受阻。怎么補救?用信息技術打破物理隔離。所以,只要有提高人和人之間協作效率的需求,就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商業智能系系主任張誠教授說。
有了數字化工具后,管理與生產、線上與線下高度協同。疫情期間,建科只需幾名工人身處車間就能維持工廠運作,其他員工均可遠程辦公。公司產能提升了65%,抵御波動的韌性也增強了。
數字化非為疫情而生,卻在疫情期間大顯身手。
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
“疫情暴發后,我們的用戶對非接觸或者說數字化系統的需求明顯增加了。”上海電氣集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總監黃猛也觀察到了這種變化。
黃猛負責一個名為“星云智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這個平臺管理了15萬臺高端裝備、能源裝備,實現了裝備的信息匯聚、異地協同、遠程監控。以風力發電裝備為例,接入“星云智匯”后,風機就可以遠程監測和運行維護。疫情減少了人員流動,管理人員可能無法到達現場。黃猛說:“即使這樣,他們也能通過‘星云智匯’遠程了解設備狀態。因而把疫情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限度。”在過去一兩年,國內電力生產企業都在加速引入或優化類似的智慧能源監控系統。
在與客戶的交流方式上,疫情同樣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進度。海立電器是一家生產制冷設備壓縮機的企業,在上海、南昌、綿陽、印度設有工廠。海立電器常務副總裁李軼龍說,以前和客戶面對面交流比較多,但疫情以后,產品介紹、技術方案介紹等都轉到了線上。產品是什么樣子,還可以動態演示給客戶看。
數字化在線營銷讓一些企業嘗到了甜頭。從幾年前開始,上汽大通的營銷體系啟動了數字化改造。通過“蜘蛛定制”平臺,用戶可享受在線選配、在線選擇經銷商、日歷訂車、訂單跟蹤、定金支付等智能定制功能。雖然疫情來勢洶洶,但有了數字化工具,上汽大通今年3月的營銷幾乎沒有受到影響。
“之前企業通常認為數字化能節約成本,但不能直接創造銷售價值,而市場銷售能產生直接收益,因而中小企業通常并不把數字化作為優先級很高的決策。所以我們從歷史上看到,數字化轉型先從‘有錢有閑’的大企業開始,慢慢過渡到中小型企業。”張誠說,“這次疫情讓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本報記者 宰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