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固定位置執行往復動作的機械手臂,到自由行動、主動與機器配合的機器人;從制造機器人到開發機器人“大腦”;從專注于工業領域到走進日常生活……記者走進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看到隨著國內外對智能化生產生活不斷提出的新需求,這家企業不斷推出新品,加速推動機器人“進化”。
流水線“蛻變”讓機器人會“思考”
走進新松公司廠房,一側產成品區域內,紅色的機械手臂在程序的驅動下,不斷扭動著“身軀”。現場的程序員正手持設備進行最后調試。
“這種固定在生產線上的機械手臂是我們過去的主打產品,現在我們主攻智能車間的一體化設計。” 新松公司現場調試工程師說。
廠房的另一側,一臺臺在地面磁條和二維碼導引下自動運輸物料、主動避讓行人和障礙物的移動機器人,顯示出當下智能車間的發展趨勢。
新松公司移動機器人事業部技術總監高峰說,傳統的智能工廠多是“流水線”模樣,各類機械手臂代替產業工人不斷重復固定動作。如今的智能工廠,更多的是一個個智能化生產模塊,機器人在其中穿行,甚至可以相互配合。“產品升級換代也不需要把整條生產線換掉,只需要對模塊重新排列,或對機器人重新編程就可以。這就需要智能化解決方案。”
柔性生產、個性化定制,對“會思考”的機器人提出了新需求。“更先進的產品是移動底座搭載機械手臂,并輔助以視覺系統。這些機器人行走不需要地面磁條導引,可以主動避讓行人,可以和其他機器人配合生產。”高峰說,如何實現配合,就需要機器人的“大腦”更加強大。“最近幾年,國內智能化移動機器人的需求量快速增長,我國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在不斷提速。”
機器人走進千家萬戶不再遙遠
一張植入了眼控系統的床,當坐到上面的老人用眼睛注視床板上的屏幕幾秒后便開始變形,背后靠墊緩緩將老人托起;一款看上去與普通輪椅相差無幾的輪椅,因為長了“芯”,能夠實現上坡時提供助力、下坡時提供阻力,同時還能糾正傾斜,防止摔倒……
新松公司廠房內的一片區域內,展示著一系列與生活相關的新產品。從生產到生活,這家企業邁出了全新的一步。
新松公司醫療與服務機器人事業部技術總監包仁人說,這是新松2015年開始孵化的新板塊,2018年開始不斷推出新產品。“從規模看,這是新松公司很小的一部分。從前景看,這是新松未來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產品展示區域內還展示了人體外骨骼等科幻電影里常見的機器人產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這類輔助型機器人將越來越受歡迎。”包仁人說。
不只是新松公司針對老齡化社會推出的這些輔助型機器人。近年來,適合年輕人的輔助健身機器人、適合兒童的陪伴類機器人等也接二連三出現在市場上。就在北京冬奧會會場,會泡茶沖咖啡的接待機器人、能帶路的導航機器人、提醒你戴口罩的防疫機器人等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廣闊市場與激烈競爭助推技術迭代升級
2022年初,針對安裝在隱蔽工程內的構件焊接的復雜特點,新松研發的埋件機器人智能焊接系統,成功應用于中國葛洲壩集團機電建設有限公司;
2021年,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內,新松開創性地將移動機器人雙車聯動轉彎技術在重載、超長物體運輸環節投入應用,終結了國內重卡裝配線只能“一線到底”的尷尬局面;
疫情期間,新松公司研發的方形的配送機器人穿行在醫院隔離區內配送藥物,減少了人與人的直接接觸;
……
工業生產、重大工程建設、智能生活不斷提出的新需求正推動著新松的研發創新。 “我國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技術競爭也愈加激烈。”新松公司特種機器人BG總裁李慶杰說,機器人研發制造領域已經進入了“不進則退”的時代。
2021年底,《“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力爭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
“‘十四五’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窗口期,是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從跟隨到并跑、領跑的關鍵階段。”新松公司相關負責人說,新松也將聚焦新需求,瞄準核心技術,錨定自主創新這條道路,在機器人領域走向世界前列。(新華社記者王瑩、汪偉、翟嘯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