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仍在探索零售業務。近日,北京商報記者獨家發現,中通旗下的末端品牌兔喜在全國大量招聘采購人員,并在北京朝陽區布局了4家融入了零售百貨業態等商業化元素的末端驛站,單個門店日銷近1萬元。近年來,驛站疊加社區團購、便利店業務的嘗試屢見不鮮,但困于運力、人力等因素,一些驛站的商業化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不足10%,更有甚者商業化項目直接折戟。取件流量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又有多少能成為商業化的流量來源?從業者們仍在摸石頭過河。
20平方米200個SKU
單店日銷近1萬元
快遞末端網點的戰場,又有新變局。近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中通在北京展開了對旗下末端驛站兔喜生活的商業化布局。在兔喜HR公眾號中,記者發現,4月以來,兔喜已經發出了4篇招聘推送,招聘崗位包括招商經理、采購專員、高級門店運營等職位。“現在兔喜大部分的網點還沒有做到商業化。”通過撥打兔喜招聘咨詢電話,記者從一位相關負責人處得知,從去年開始,兔喜已經陸續在全國各省市招采購,目前已經基本招滿了。
去年10月左右,李群(化名)接到通知,從外地調往北京,參與北京地區中通旗下末端驛站兔喜生活的商業化布局。據李群透露,目前北京的兔喜商業化門店集中在朝陽區,共有4家門店。“隨著供應鏈的完善,門店的商業化面積都能夠做到不少于20平方米,SKU大概在200左右。”李群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銷量最好的門店日均商業銷售額可以到8000-10000元左右。
“驛站能夠嫁接的商業元素其實非常多。”李群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最初的驛站商業化和社區團購類似,即線上平臺引流,線下取貨,“目前我們在北京布局的4家商業化店,其實是把利潤更高的商品,比如網紅零食、日用品等商品直接放到了貨架上,在驛站中嫁接了線下的零售業態,讓前來驛站取包裹的人能夠及時在驛站選購,線上的商城就放一些低客單價的引流商品”。
北京商報記者在兔喜生活的線上平臺“吉選官方商城”中看到,近30天熱銷產品主要以水果生鮮為主。“水果差不多是每兩天到店一批,擺在店里的生鮮商品我們還是傾向于經營一些耐儲品類,因為葉菜不容易存放,銷售不動,就容易虧錢。”李群說道。
根據中通財報,截至2022年末,中通末端門店超過了8萬家。至于未來是否會在北京其他區域持續拓展兔喜驛站的商業化門店,中通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回應稱,兔喜為加盟制,未來的商業化步伐會根據各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門店會根據各自經營和生存需要,拓展商業來提升服務和效益”。
“零售利潤占比不到10%”
人力、時間成本掣肘
事實上,末端網點跨界商業零售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12年前,順豐便推出了便利店品牌“嘿客”,快遞企業涉水零售由此拉開序幕。在此之后,順豐的“順豐優選”、圓通的“媽媽菁選”以及中國郵政的“與農便利店”等實體零售項目也紛紛落地。
不少末端經營者對于驛站經營零售商品也并不反感。唐志強(化名)在北京海淀區經營著一家100平方米左右的快遞驛站,“驛站之間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一旦一個小區的驛站超過2家,快遞公司的選擇性就會提高,如果你不能談到3家以上的客戶把快遞送到自家驛站,末端盈利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因此,在2020年接手之后,唐志強就買了兩個冰柜在驛站,放一些冰淇淋和飲料售賣,每周補一次貨。他曾經也加入了多多買菜、美團優選、京喜拼拼等社區團購平臺。“反正場地都是自己的,能多賺一點兒是一點兒。”唐志強向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說道,去年以來隨著社區團購企業在北京節節敗退,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接到單子了。
不過,唐志強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驛站主要的利潤來源還是寄取快遞,零售商業的利潤占比不到10%。“快遞公司在驛站寄存一個包裹,我的收入差不多在0.5-0.8元,從驛站代寄包裹的收入則在4-5元/件。”唐志強表示,自己的驛站一天的入庫包裹量在1300件左右,寄出的包裹量在40件左右,經營快遞包裹的收入大概在2萬元上下。
到底是帶來了更多麻煩還是更多收益,從業者們不得不重新打量新增的零售業務。在唐志強眼中,做零售很多時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商品采購和快遞完全是兩個不同的領域,經營驛站快遞項目的人力和運力成本已經很高了,我們沒有多余的精力去做其他商業項目。”他坦言。
那么,中通總部是否對這些嘗試商業化的網點進行補貼扶持?又會在供應鏈以及網點SKU方面如何布局呢?截至發稿,中通相關負責人暫未回應北京商報記者。
零售能力欠缺
做商業是奢望
快遞企業的商業夢,似乎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今年1月,圓通上線了“如意鄰里”再次布局社區商城,而此前,圓通已經在主站上線了“圓通媽媽商城”的一站式跨境購平臺,順豐也在2016年上線名為“順豐大當家”的電商平臺,韻達與合作方推出了“歡貓優選”線上購物平臺。
然而,在商業化的路上,快遞企業屢敗屢戰。“第一個吃螃蟹”的順豐,在2019年宣布關停“順豐優選”的便利店業務,并將與本來生活網協同供應鏈資源;申通的“愛買網超”上線兩個月就面臨夭折;中國郵政與地平線投資聯手推出的“中郵百全連鎖超市”也在業界一片打造“農村版沃爾瑪”的呼聲中,面臨雷聲大雨點小的窘境,最終宣告失敗。
在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看來,快遞企業跨界做商業,本來就是“隔行如隔山”。“快遞末端經營面向C端,重在服務。但一旦涉及商業化,快遞企業就需要重新組建一個龐大的采購團隊,制定自身貨品的采購和定價體系。”趙小敏認為,快遞企業的屢戰屢敗,主要是由于沒有掌握像商超百貨一樣核心的零售布局能力。
“目前各家快遞企業的商業化基本還在探索當中,無法和同一區域已經有成熟客群的便利店去競爭。”雙壹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龔福照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商業化的成本以及未來收益的平衡難以把握,且通常情況下經營驛站的人員并不具備點貨、盤活以及供應鏈方面的能力和資源。“想要將驛站的流量進行變現,不僅要看貨怎么樣,還要積極地在產業鏈上游布局,形成自身的商品競爭優勢。”龔福照說道。(記者 何倩 喬心怡)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