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車輝
最近,人們在北京順義街頭越來越頻繁地偶遇自動配送車。它們或者在路口跟其他車輛、行人一起并排等紅綠燈;或者停靠在小區門口,等待人們領取購買的蔬菜瓜果;或者在狹窄的道路上安全避讓對向駛來的其他車輛……
自動配送正在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北京市順義區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周靖慧在9月21日至24日舉辦的“2023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上肯定了這一點。
大會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幾大行業盛會之一,本屆大會共有國內外200多家企業參展。作為大會的永久舉辦地和北京市汽車生產大區,北京順義截至目前已經開放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最豐富的408公里公開測試道路。周靖慧表示:“順義區深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將自動配送作為區內特色。美團、京東、毫末等企業的幾百輛自動配送車穿梭工作在順義街頭巷尾,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自動配送車車隊。”
從“送得到”逐漸走向“送得更快、更好”
隨著個性化和即時性消費需求增多,即時配送場景規模正不斷增長。
根據《中國交通報》報道,2022年我國即時配送訂單超過400億單,同比增長30%左右,市場規模約2000億元。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巡視員、副司長靳兵表示,目前,整個快遞領域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閃送外賣、即時配送、快運等新業態發展風起云涌,對智能網聯無人車的體積、重量、尺寸、車速、路權等提出了新要求。希望相關部門能對這一變化給予重點關注,根據行業實際需要及時作出政策調整。
本屆大會發布的《高級別自動駕駛應用》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自動駕駛正在從測試示范應用向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階段加速拓展,有望在Robotaxi、“最后一公里”配送、高速公路商用車等場景中落地,其中自動配送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的細分市場和應用場景。
《白皮書》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城市復雜場景載物智能駕駛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中國汽車信息化推進產業聯盟等行業機構,聯合美團、百度等企業,根據智能網聯汽車在應用場景中的多年落地實踐編寫而成,體現了當下自動配送等應用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
作為行業代表性企業,美團自動配送車于2020年率先在北京順義落地,截至2023年6月底在全國完成室外全場景生鮮食雜配送超過330萬單。美團副總裁、自動車配送部總經理夏華夏在大會的“高級別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新實踐”論壇上表示,經過3年迭代升級,美團自動配送已經從技術上“送得到”發展到追求運營的精細化,致力于用科技為消費者提供“送得更快”“送得更好”的服務體驗。而這也將順應即時消費的發展趨勢,讓自動配送加速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幾年前,在自動配送技術驗證時期,只要車輛能安全、順利地完成從出發點到目的地的全流程自動駕駛即可,時間長短、服務體驗、配送成本等均不是主要衡量指標。而如今,我們已經完成了技術的可行性驗證,需要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從體驗、成本等維度進一步完善運營的精細化程度。”夏華夏說。
政策先行一步,打造“順義特色”
自動配送屬于新生技術應用場景,難免存在現有政策和法規無法滿足產業發展需求的狀況。經過近5年的發展,自動配送即將來到“規模化和商業化”拐點。進一步提升配送速度和運營效率,讓自動配送成為即時配送的有力支撐,已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針對這一狀況,北京順義先行一步,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要求,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合作開展“交通強國無人配送(順義)試點”,在限定范圍的機動車道上,允許無人配送車最高可按45km/h的速度運行,并將探索形成一套體系化的監管機制。交通強國無人配送(順義)試點目前已經進入實施階段,美團作為首批試點單位在北京順利開展試點落地。
事實上,自2018年起,北京順義已經先后通過打造“全域低速無人配送應用示范區”、出臺國內首個《無人配送車管理實施指南》等,破解自動配送車的“上路難”問題。
隨著自動配送進入商業示范運營階段,北京順義又逐步面向企業開放“無近場安全員、夜間、特殊天氣”等測試場景,發布《順義區無人配送車道路測試與商業示范實施細則》,幫助企業進一步實現無人化和常態化運營的目標。
周靖慧表示,截至目前,北京順義已初步探索出獨具特色的政策體系,形成了“上路—無人化—商業示范—常態化運營—規模化應用”的產業發展之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