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中國新聞獎和第32屆上海新聞獎近日公布,第一財經再次豐收,多個優秀作品獲獎。具體作品如下:
《一個紅碼如何引出400億元驚天大案》
中國新聞獎輿論監督報道三等獎
上海新聞獎輿論監督二等獎
2022年6月14日,第一財經在主流媒體中率先獨家報道了“河南部分村鎮銀行儲戶被賦‘紅碼’”的消息,并進行了追蹤報道,對這一事件背后的實控者的情況進行了深度調查,其實早在四月,一財就對村鎮銀行事件進行了獨家報道,因此形成了一組時效和深度上處處領先的系列報道。整組報道刊發后獲得了廣泛好評,全網傳播總閱讀量超過800萬、總分享量超過150萬、總評論量超過50萬;多篇報道單篇全網流量超過100萬;主流媒體首報“紅碼”事件的獨家報道《人在家中坐,紅碼天上來,這群河南儲戶為何被強行變碼》在第一財經微信公眾號的閱讀量為10萬+。
《大國“糧”策系列報道》
上海新聞獎系列報道一等獎
在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的背景下,區別于糧食豐產的常規報道,記者獨辟蹊徑關注種糧大戶,聚焦“種糧收益”這個關鍵詞,采訪了華南、東北、中部三地種糧大戶,用詳實的種糧投入、產出數據描述農民種糧收益的實際情況;該系列報道首次引入“投資回報率”概念,分析資本下鄉流轉土地的經濟動力。該組報道體現了前瞻性,文章既有數據,又有案例,用數據說理,用案例敘事,使報道在國內媒體同題報道中脫穎而出,引發全社會廣泛關注。
《獨家|國家醫保局發函地方: 不得用醫保支付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費用》
上海新聞獎消息一等獎
核酸檢測常態化在全國多個城市推行之后,一些自媒體和機構報告作出了“醫保承擔主要費用”的錯誤判斷和報道,引發公眾對醫?;鸫胬m性的極大關切。記者經過多方采訪,獨家獲悉,多方反復交叉求證,明確了國家醫保局向地方所發函件內容并及時報道,第一財經成為全國第一家報道醫保不支付大規模核酸費用的媒體。稿件發布后刷屏社交平臺,百度全網搜索超兩千萬,眾多主流媒體跟進報道。在報道刊發次日,國家醫保局公開表態,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由地方政府承擔。
《縣城觀察視頻 》
上海新聞獎融合報道一等獎
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第一財經從疫情、城市收縮、房地產市場三個方面入手探討縣城、縣域的現狀和發展。作品通過在第一財經APP、網站、微博號、微信號等多平臺發布轉載,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三篇縣城系列視頻,均登頂微博熱搜第一,同時登上百度熱搜,兩篇全網破千萬,一篇破五百萬,互動點贊破萬,“縣城房價”單篇登頂知乎熱榜第一等佳績。話題討論積極深刻,得到了大量用戶留言點贊和高轉發量的雙重肯定。
《00后,出道》
上海新聞獎系列報道二等獎
第一財經雜志發起“00后新主張”大調查,在9天共收集到來自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部分海外地區的1041位00后的答卷。通過小報告、insight、人物、職場、營銷觀察、話題這6組文章以MOOK的形式將00后多角度全方位的呈現給讀者。隨著雜志上市后的7月6日又在雜志官方微博賬號中推出了以“準備好跟00后做同事了嗎?”的微博連麥主題討論,一個小時時長約有23萬用戶在線觀看直播討論。
《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管理條件漸趨成熟》
上海新聞獎消息二等獎
基于科學分析病毒特點,以及長期形成的新聞專業能力,第一財經率先研判提出新冠病毒防控回歸乙類管理條件漸趨成熟這一觀點,并迅速在境內外廣泛傳播,大量轉載,并引發熱議,在主流媒體中首家呼吁“乙類乙管”政策調整,加速推動了社會共識的達成。
《有人靠送外賣脫貧 也有人邊送外賣邊寫詩》
上海新聞獎專副刊二等獎
圖書《中國外賣》對外賣騎手群體故事的書寫與思考,體現出全社會對這一群體的關注,以及對勞動分工、社會保障等議題的深度思考。記者專訪《中國外賣》作者,作家楊麗萍。記者采訪內容詳盡而生動,編輯決定主要以受訪人自述的方式予以呈現,讓故事和思考更鮮活地展現出來,給讀者更好的閱讀體驗。文章被各大新聞與社交平臺廣泛轉載。
《財經報道的全局視野和專業性》
上海新聞獎新聞業務研究二等獎
文章通過詳實的案例,論述了如何在洞悉國家大政方針,立足全局的基礎上,財經媒體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成為合格的“瞭望哨”。該篇論文在《中國記者》雜志上發表后,業內反響良好,除在《中國記者》公眾號上有較高閱讀量之外,一些媒體培訓機構、新聞院校也作為參考文獻轉載,是近年來財經媒體業務論文中的一篇佳作。
《百億“江湖”— 北上廣深核酸檢測機構大調查》
上海新聞獎輿論監督三等獎
第一財經獨家調查,通過詳盡而客觀的大數據分析,對于核酸檢測機構的模式、投資、問題和法律風險等問題,在同行中首度進行了全方位的專業調查和報道。文內數據也準確預警了數家事后涉事的問題核酸檢測機構。
《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
上海新聞獎消息三等獎
4月26日,“浦東TIME”發布了短視頻《70歲老人的方艙聲音》,通過一段70歲老人與家人的滬語留言,自然呈現了疫情之下,家人、小區書記、社區鄰居的溫暖點滴,透過普通人的聲音,充分展現上海城市精神品格。24小時內浦東TIME平臺播放量超400萬,48小時全網轉載點擊量破2000萬。該作品也代表了主流媒體在面對疫情和輿情沖擊之下的一次正面發聲,切實提升了政府和民眾之間的凝聚力。
《產業鏈外遷調查:服裝廠向東南亞轉移 原材料和設備為何仍依賴中國供應鏈?》
上海新聞獎新聞專題三等獎
記者深入一線,趕赴浙江臺州進行長達三天的調研,從縫制設備行業的業務發展延伸至整個紡織服裝產業的未來走向,層層遞進,對關鍵設備企業的業務實際情況、行業觀察等進行了獨家報道。調查從紡織服裝產業鏈仍舊依賴中國供應鏈這一視角入手,深入反映紡織服裝產業鏈遷移現狀,深入詮釋中國產業鏈向中高端邁升的主題,展現中國制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發展定位。
《直擊俄烏危機丨俄烏局勢進一步升級, 全球金融市場再次劇烈震蕩》
上海新聞獎新聞直播三等獎
俄烏沖突發生突然,對全球市場帶來較大沖擊。第一財經在第一時間啟動特別直播版面,持續5天共133小時,直播內容豐富、速度快。連線近20位國際政治經濟和金融市場方面的專業嘉賓,在關注俄烏局勢的同時聚焦財經問題。全網直播點擊量超6000萬,直播相關短視頻多條播放量超500萬。
《積極做好風險資產價值重估的準備》
上海新聞獎評論三等獎
本篇社論獨家性地論證并得出風險資產面臨價值重估這一事實,為市場提供了對風險資產進行價值重估的輔助決策分析框架,提高了全市場對不動產的風險管理意識。文章一經發表就迅速引發市場熱議,熱度持續不衰,觀點也被事后的市場走勢所驗證。
《圖片故事:管控區“團長”的一天 累但能幫到大家覺得很值》
上海新聞獎新聞攝影三等獎
2022年3月下旬上海疫情爆發,居民們為了食品和生活用品能夠正常供應,自發組織起了各種各樣的團購,團購負責人也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團長。這組圖片展現了團長的工作日常。
2022年9月22日《財經夜行線》——《緊縮風暴下 全球市場如何穿越衰退陰霾》特別節目
上海新聞獎新聞編排三等獎
作品立足全球視野,從全球市場最關心的話題入手,分析了美聯儲加息是否能降低通脹、全球加息潮對中國市場有什么影響等問題。編輯思路清晰、整體編排從事件到分析,十分流暢。不僅給全球投資者指明方向,還為他們提供了對中國市場投資價值的分析。此外,節目播出十分及時,在全球加息潮開始到節目播出,不到5個小時,彰顯出了中國財經媒體的能力與擔當。
以上作品榮獲年度大獎,都是基于第一財經對自身專業能力的耕耘和對媒體價值的堅守。我們將秉持專業主義和長期主義,繼續為用戶提供可持續的專業新聞資訊和有價值的多元內容服務。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