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寶所創立的佛山市旌晨鋁門窗有限公司(下稱“旌晨”)可能是大瀝鋁型材行業中最不起眼的一類。
在中國鋁型材的產業版圖上,大瀝被譽為“中國鋁型材第一鎮”。數據顯示,目前,在佛山市南海區大瀝、獅山等鎮擁有的鋁型材企業數千家,其中超過一半的都是中小微企業,大量企業像旌晨一樣,產值不過幾千萬元。
但在大瀝、獅山鋁型材這個“小草”眾多的企業群落里,旌晨又是很特別的一家。相比大多以生產同質型門窗產品起步的同行,旌晨從起步之初,即篤定要走自主創新,打造差異化產品之路。這家小企業的創始人,多年前發現一款原創于新加坡的折疊式門窗后,潛心研發數月,把產品推廣到了國內,為自己的企業在一片紅海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賽道。
大瀝、獅山鋁型材行業呼喚著更多“旌晨”的出現。“當一個地區有了無數個‘從0到1’,地方生產力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說。
大瀝鋁型材企業群落里,旌晨是一個典型代表。圖為客商在大瀝鋁型材博覽會上挑選產品。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
草根企業的微創新
回看初到佛山時的經歷,劉有寶把它比作一場賭博。
2015年,距離旌晨在獅山建廠還有一年多,劉有寶就帶著他的“籌碼”,從河南來到了佛山。這份“籌碼”里,有比他在河南的鋁合金門窗廠一年利潤還要多的300萬元現金,還有一扇鋁合金PD門——由新加坡廠家授權,產自山東濰坊。
鋁合金PD門的特點是既可以開合又能推拉,因為節省空間、易于安裝而走俏于家裝市場,但6年前在國內尚屬罕見。“它的功能和結構,都和我們的產品完全不一樣。”劉有寶還記得,他第一次發現鋁合金PD門,是通過微信上的一個短視頻,“除了我自己,國內好幾位同行也看到了。”
看到這條短視頻的不止一人,卻只有劉有寶成為了有心人和行動者。當時,他很快在山東濰坊找到了PD門的源頭廠家,并且購入了產品,南下佛山。
佛山對劉有寶的吸引力,在于黏度高、配套完善的鋁門窗產業鏈。他起初的計劃,是利用這里的配套完成自己的鋁合金PD門產品方案設計,再把方案拉回河南生產。
這項準備工作有兩步。“先引進,再改進。”劉有寶介紹,當時,這款產自濰坊的PD門主要銷往新加坡,只有單面玻璃,產品要適應國內的氣候條件,得加強隔熱和放熱的功能,“要把這款產品引進到國內市場,我們還要改進。”
近年來,盡管建筑型材的市場需求持續旺盛,但中低端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不少小企業的利潤空間被壓縮,疲于創新。
“草根企業”創新從來不易。當時,劉有寶除了缺少資金,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還要克服人才和經驗等難題。佛山之行,他只帶著一位在河南工廠分管技術的助手同行,二人盡管對傳統的鋁合金門窗產品有一定經驗,但做鋁合金PD門沒有任何師傅或前輩,相當于從零開始。
來到佛山后,劉有寶和助手先在大瀝一家賓館住了下來,脫產研究鋁合金PD門,白天各自畫圖,晚上討論進行思維碰撞,走過不少彎路。“直到4個月后,我們才完成第一次開模,但結果并不理想。除了第一個版本的圖紙,還有花了1.8萬元開的模具都作廢了。”
所幸的是,他們選擇迎難而上,繼續“閉關”嘗試。劉有寶記得,某天凌晨3時左右,自己一直想不通的產品結構問題迎刃而解,他和助手通宵達旦工作,在第二天上午完成圖紙,下午就通過了開模。
更難的還在后頭。劉有寶清楚,有了產品主體的設計方案還不夠,一扇鋁合金門窗的穩固和耐用性,五金配件起著決定性作用。于是,他和助手從賓館搬到出租房,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又開了10多次模,完成產品配件系統的研發。“那時,我們的投入已經超過了100萬元。”劉有寶說,但也是到了那時,自家的鋁合金PD門才算是具備了量產條件。
2016年5月,劉有寶考慮到產品對接原材料、模具等上游環節的便利性,決定把鋁合金PD門生產和銷售的大本營設在佛山,旌晨的廠房在獅山開建。此后,劉有寶和他的團隊沒有停下創新的腳步。旌晨的鋁合金PD門目前已升級到第八代,一直是該企業的拳頭產品。
展會上的檢閱
有了自己的拳頭產品,旌晨這家初創企業還得扛住市場考驗,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早在旌晨建廠時,競爭者就冒出來了。劉有寶在獅山偉業鋁材租用1000平方米的場地,委托供應商代加工型材,從加工這道工序干起。當工人們熟悉了打孔、組裝等操作,工廠設備也準備就緒,可以開始對外接單時,企業身邊已經出現了實力強勁的競爭者,其中不乏“資產過億”的同行。
對于規模不大的“小草”企業來說,參加展銷會是打開市場的好方法,也是企業實力的試金石。在劉有寶看來,旌晨向市場證明自己,經歷了兩次關鍵的展會。
2016年,劉有寶帶著自家產品到南京參加展會。這次展會上,多家鋁型材企業展出了各自獨立研發的鋁合金PD門,這時旌晨的鋁合金PD門和同類產品首次同場競技。
市場青睞有準備者。當時,初創不久的旌晨,只在某同行廠商展位里的一個門洞展出自家產品,卻憑產品實力和小企業的靈活性贏下了“第一回合”。
劉有寶回憶說,當時,旌晨和競爭者們的鋁合金PD門都出現了推不動或拉不開的狀況。但不少同行在現場的業務員因為對產品不熟悉,未能及時解決問題。劉有寶作為企業的負責人,又是自家產品的開發者,當即就完成了“搶救”,贏得了客商的肯定。
對于企業來說,參加展銷會還有助于直觀、快速地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收集競爭對手和同類產品的信息,找出自身的不足和差距,為今后的發展決策提供依據。
經此一役,劉有寶連續3天守著企業小小的臨時展位,名不見經傳的旌晨拿回了數量可觀的第一批訂單。不過,自家鋁合金PD門在展會上“卡殼”的小意外讓劉有寶耿耿于懷,也讓他意識到產品在配件系統上存在的瑕疵。因此,旌晨開啟了產品升級的征途,此后兩年多,企業集中力量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產品。
隨著產品升級一同前進的,是旌晨在細分市場的知名度和競爭力。2018年,劉有寶帶著旌晨的鋁合金PD門到北京參展,產品憑實力一炮而紅。劉有寶記得,盡管他們租的場地不在正館,面積也不大,但大伙兒帶過去的3000多本宣傳圖冊在展會第一天就派光了,展位客流量最大時,20平方米的場地擠了80多人。
“幾年來的努力有了回報。”劉有寶自豪地說,“現在,旌晨的鋁合金PD門經過升級提質,在中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我們現在去參加展會,也有了自己的展位。”
搶市場的加盟模式
在拓寬渠道這條賽道上,旌晨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目前,年營收還不到3000萬元的旌晨,已在全國發展了超過100家加盟商,加盟商的年營收將近4000萬元。這些加盟商無需繳費,加盟權涉及生產和銷售兩個層面,加盟商的工人可以送到旌晨接受技術培訓。
當下,部分制造業企業在利潤下降的情況下,積極推進渠道轉型,以較低的資金成本開拓市場,發展加盟就是其中一個選項。不過,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企業在發展加盟的過程中,必須采取措施,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做好質量管控。
一家“小草”鋁型材企業對外開放加盟生產,而且加盟商的產值已超過企業自身,“全國生產”的魄力從何而來,如何保障產品質量?
劉有寶介紹,在管好加盟商這方面,旌晨有自己的一套“組合拳”。從生產和銷售環節看,鋁合金PD門原材料和配件質量、組裝規范和客戶體驗密切相關。旌晨就通過提供生產所需的鋁型材、產品配件、產品組裝視頻等,給加盟商的產品質量“兜底”。
定期抽檢也必不可少。一旦被發現工序不規范,加盟資格即有可能被旌晨收回。“加盟商要具備生產條件,須自行投入100萬元左右。”劉有寶說,加盟商和旌晨實際上是利益共同體,這意味著,它們為了保證投資效益,必須保障產品質量。
加盟商還承擔著一定的銷售任務。旌晨以地級市為單位發展加盟,以三個月或五個月為期限,向加盟商下達銷售任務。每一家加盟商覆蓋的銷售區域不同,一旦在期限內沒有完成銷售任務,旌晨也會收回加盟資格。
“以共贏為目標,我們每完成一次產品迭代更新,都與加盟商共享。只要有新產品推出,就支持加盟商降價銷售舊產品。”劉有寶直言,在鋁合金PD門這個細分領域,已有佛山同行加入競爭,旌晨要繼續跑在前頭,必須抓好技術和產品更新不放松,抓好產品質量不放松。
在劉有寶的設想里,旌晨通過創新推動產品更新、保持產品質量,以及做好加盟商的品質管控,可以是一組良性循環。
“在南京舉辦的那次展會上,我們幾家參展企業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鋁合金PD門的市場口碑。最近兩年,PD門的產品質量提高了,口碑才逐漸扭轉過來。只要我們把產品更新和品質同時做好了,一定會有更多加盟商加入進來。”劉有寶說。
觀察眼
潛心創新
等待那道光出現
南海鋁型材作為佛山傳統產業代表,近年來深受產能過剩的困擾。
但鋁型材行業真的產能過剩了嗎?實則不盡然。“產能過剩,過剩的是那些大家都會做的產品。”對傳統制造行業的過剩,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提出了一種新視角。
產能過剩是需求與供給無法匹配的結果,佛山鋁型材行業的產能過剩更多是結構性產能過剩。具體來說,就是中低端產品的產能過剩。困于過剩的大部分是發展規模小、創新動力不足的“草根企業”,它們往往沿用過去低價和拼規模的發展辦法,深陷產品同質化競爭和價格戰,沒有意識到創新對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一邊是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一邊是粗放式發展導致高端產品缺位,實際上,市場對鋁型材產品的需求還在,企業絕非無路可走。
創新就是突圍之道。創辦時只有300萬元資金的旌晨,從一個需求痛點出發,通過創新在細分市場贏得了自己的地位。這家企業在佛山建廠之前,其創始人劉有寶選定了一款當時行業少見的新產品,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先對標后優化,開發出拳頭產品,讓企業在中高端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在大瀝、獅山乃至整個佛山鋁型材集群,旌晨作為一家“小草企業”,本身并沒有強大的創新力量支持,為何能憑借一款產品從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
周其仁曾引用麻省理工大學斯隆商學院的校訓,說明商場競爭的兩個突圍方向:“要么成本領先,要么與眾不同。”也就是說,當行業面臨結構性產能過剩,中低端產品的成本優勢不再明顯時,企業突圍的關鍵在于看對了市場趨勢、選對了拳頭產品,更在于潛心創新帶來獨到性優勢。
旌晨的逆襲,應該讓我們對過剩和創新有新的思考。只要好好研究需求和客戶,關注市場的潛在需求,保持足夠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小草企業”也能拿出好的新產品,找對產能的用武之地,贏得市場主動權,甚至沖到行業前列去。
勇于創新,敢于碰硬、攻克競爭高地,這是一種選擇、一種精神,也是企業從紅海里找藍海的機遇和挑戰。(陳夢 葉潔純 吳欣寧)
其仁觀點
產能過剩
是過去的方法過剩了
我們常說產能過剩,其實有市場的產品永遠不會過剩,過剩的是那些大家都會做的產品。
中國制造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ME TOO,你有我也有;二是ME BETTER,我比你好一點;三是ME ONLY,強調獨特性。在鋁型材行業,父輩們主要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當年他們為什么都能賺到錢?因為別人都不會做鋁型材,所以只要你能把一個鋁錠壓成任何一個材,你的產品都可以賣出去。
父輩做的產品,沒有哪個是國外產業不能做的,只是我們成本更低,所以產業就從國外轉移過來了。這是上一輩吃的飯,下一輩光靠這個吃飯已經越來越難了。你能做的我也能做,而且我比你還便宜一點,這種好日子不會長的。無論面向國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你有沒有優質的新產品,你能不能滿足新的要求?
尤其在發達的工業地區,你會做的事情別人也都會做了。所以,過剩產能實際上是過去那套方法過剩了,你需要找到新的攻擊點。在中外市場經濟發展中,這是唯一的一個出口。人人都會做的產品已經賺不到錢了。賺不到錢的原因是,產品已經過剩了。
那怎么找新攻擊點?答案是要研究客戶,要審查客戶。不是任何客戶都可以跟你長久地捆綁在一起的。企業要在可能的范圍里挑好的客戶,要跟好的客戶結合。
具體來說,企業要好好盤點客戶,要把客戶分三六九等:好客戶、中等客戶和差客戶。就算現在我沒辦法招呼好客戶,但是我心目當中要惦記著更好的客戶。因為好客戶往往對市場最新的動向很敏感,會把你帶到更好的地方去。新一代企業家一定要有這個本事。
我們很多制造業企業,都是等著客戶來審查。但是我們從來不去審客戶,不審客戶的客戶。我們不知道產品賣去的這家企業到底怎么樣,他又把產品賣給誰。你得審好幾道客戶,你才知道他的前景怎么樣。這不容易,但天下就是把難的事情做好,才能做出成效來。
同時,不要主觀地區分內需外需。就客戶來說,沒有“內外”只有“好壞”。內需外需沒那么重要,內需外需完全和市場活動相關。不管是內循環還是外循環,最后都是全循環。以呼吸為例,人有呼吸就是一種外循環;一呼吸,就通過血液循環把氧氣供應給人體,這就是內循環。內外循環是分不開的。
因此,鋁型材企業不僅要拓展國內市場,還要“走出去”。而且下一步中國制造不光產品“走出去”,技術也要“走出去”,要主動向人家輸出產品技術服務。(周其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