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李慧在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生豬價格繼續低位運行,從供給看,國內生豬產能總體處于合理水平;從需求看,夏季過后天氣逐步轉涼,加上高校陸續開學、中秋國慶等重要節假日陸續來臨,根據往年情況,豬肉消費將逐步增加,可能推動生豬價格有所回升。”
近日,上市豬企紛紛披露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受市場消費不振、豬價整體低迷影響,多家豬企虧損。雖然業績不佳,但豬企堅定信心,強化管理進一步降本增效,靜待行業回暖。此外,國家發改委、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也積極行動,力促生豬市場平穩運行。
豬企上半年業績承壓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上半年,生豬出欄保持增長,存欄總體穩定。全國生豬出欄37548萬頭,同比增長2.6%;豬肉產量3032萬噸,同比增長3.2%。截至二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3517萬頭,同比增加461萬頭,增長1.1%;環比增長1.0%。全國能繁殖母豬存欄4296萬頭,同比增長0.5%;環比下降0.2%。
與生豬出欄量、豬肉產量同比微增形成對比的是,2023年上半年,上市豬企依舊處于虧損狀態,有的甚至虧損額同比增加。按照申萬行業分類,10家生豬養殖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9家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9家公司均預虧。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多家公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主要是市場消費不振,豬價整體處于低位。其中,羅牛山表示,公司生豬銷量同比增長近60%,再疊加生豬市場銷售價格下降的影響,畜牧板塊業務虧損。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朱增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豬企無法扭虧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迷。盡管銷量有所增加,但目前市場價已低于養殖成本價,虧損難以避免。”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吳琳琳認為,在“供強需弱”的背景下,豬價難改下跌局面。“整體來看,上半年市場表現為豬源多,產能過剩。從豬價來看,上半年外三元商品豬均價為14.64元/公斤,豬價震蕩下行。需求端與去年同期水平持平。”
多部門采取有力舉措
雖然上半年上市豬企普遍預虧,但對比出欄量和虧損幅度可以發現,個體間商品豬養殖成本方差仍大,導致頭均虧損幅度出現較大差異。上半年,除牧原股份、金新農外,主要上市豬企出欄量均保持同比增長,其中,溫氏股份、唐人神、京基智農、神農集團、華統股份、東瑞股份、新五豐等出欄增幅較大。
唐人神在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生豬產能和出欄量保持增長趨勢。公司2023年上半年出欄生豬165.94萬頭,按公司生產經營計劃,預計下半年出欄生豬或略多于上半年。神農集團表示,目前公司母豬存欄接近7萬頭,產能增長速度較快并且整體按公司規劃運行,預計年底將達到10萬頭母豬存欄目標。
中信建投期貨生豬研究員魏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今年由于生豬供給側整體相對充足且穩定,除了可能出現的壓欄調節外,生豬需求側的變化或成為價格波動的主要驅動。今年下半年總體供給將高于過去兩年。”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度重視生豬和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針對生豬價格過低的情況,繼一季度開展年內第一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之后,近期,我們又會同有關部門啟動今年第二批中央豬肉儲備收儲工作,并指導各地同步收儲。”李慧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密切關注生豬市場和價格動態,會同有關部門按照生豬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及時開展中央豬肉儲備調節,積極引導養殖戶合理安排生產經營,促進生豬市場平穩運行。”
此外,農業農村部表示,將會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壓緊壓實生豬穩產保供責任,指導生豬主產區落實好現有各項政策資金。同時,將結合地方的意見建議,適時研究完善資金支持政策,進一步調動主產區發展生豬養殖積極性,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強保供能力。
“隨著近日發改委進行第二批生豬收儲,生豬價格已有企穩跡象,預計在第三季度的中后期生豬價格可能接近成本線。總體而言,今年下半年生豬市場整體的供給是相對充裕的,生豬價格觸底后的反彈更多的是季節性反彈,整體上漲空間和速度相對有限。如果后期豬糧比低于5:1,不排除未來繼續收儲的可能性。”朱增勇如是說。(本報記者 劉 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