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家上市公司近兩年 斥資超1800億元回購
回購股份數量和回購金額公告完成率均在八成左右,A股注銷式回購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記者 李喬宇
近兩年來,部分上市公司積極用真金白銀回購公司股票,向市場傳遞積極信息,引導市場預期,活躍市場投資,在維護市場平穩運行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1月26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以下簡稱“中上協”)發布數據顯示,根據上市公司公告,2022至2023年間,1836家上市公司累計公告3484條回購預案,回購股份178.42億股,回購金額1821.89億元,包括集中競價交易回購和定向回購兩種方式。以集中競價交易回購為主。數據顯示,剔除停止實施回購的情況,1122家上市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進行回購,回購股份122.63億股,占整體回購股數的68.73%,回購金額1665.56億元,占整體回購金額的91.42%。
具體來看,有26家上市公司回購金額均超10億元。其中,中國平安、中聯重科、美的集團、榮盛石化、海康威視、格力電器回購金額均超20億元。回購大軍中新生力量也不斷涌現,7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回購股份1.26億股,回購金額合計超9億元。
回購股份數量和回購金額公告完成率均在八成左右。已完成回購的股份數量99.53億股,占公告數量的81.16%,已回購金額1326.65億元,占公告金額的79.65%。
分行業來看,制造業成為回購集中地。回購案例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制造業公司回購金額1200.54億元,占比72.0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3年回購金額同比增加162.97億元,同比增長284.43%,為回購金額增速較高的行業。批發和零售業、采礦業上市公司回購也較踴躍。
資金來源方面,通過自有資金進行回購的股份數量104.32億股,占比85.07%,回購金額1443.24億元,占比86.65%,目前通過外源融資回購尚少。上市公司積極利用回購分享經營發展成果,向投資者傳遞企業經營業務穩定、盈利能力較強的積極信號。
回購用途方面,超六成用于激勵機制建設。以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為目的的回購股份數量合計76.24億股,占比62.17%,回購金額1087.98億元,占比65.32%。上市公司通過回購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積極性,助力長遠發展。
同時,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占比大幅提高。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19.54億股,占比15.93%,回購金額173.37億元,占比10.41%,回購用于維護公司長期價值和廣大股東權益的功能進一步凸顯。2023年以市值管理為目的的回購金額同比增加18.14億元,同比增長23.37%。
中上協表示,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將回購股份用于注銷,無論是公司數量、注銷股份還是涉及金額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市場估值相對有吸引力的情況下,注銷式回購會提高每股收益和股東權益,同時還能起到優化股權結構與節稅的作用。”中上協稱,以國電電力為例,公司在2020年至2021年間實施三次回購并注銷股份共計18.15億股,占公司目前總股本9.24%,向市場傳達公司價值被低估的積極信號,發揮回購維護公司價值的作用。在港股、美股市場,通過實施股份注銷以滿足市值管理需求的回購比例一直較高,A股注銷式回購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股份回購作為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安排,具有優化資本結構、維護公司投資價值、健全投資者回報機制等方面的功能作用。2023年12月15日,《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修訂發布,旨在提升回購便利度,鼓勵上市公司依法合規運用回購工具,積極回報投資者。中上協表示,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對回購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未來上市公司積極合理使用股票回購工具會逐步常態化,這有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促進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為構建資本市場長效機制打下良好基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