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基金日前將注冊資本從7億元增至10億元;多家外資機構發布年中展望,提示中國股票估值具備吸引力;截至7月17日,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成交凈買入金額已超2022年全年的2倍以上……
近期資本市場持續釋出開放強信號,外資機構也作出積極回應。各方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在下半年將得到鞏固,一系列有針對性舉措將提振市場信心,中國資產在經歷近期回調后的估值更具吸引力,外資回流A股趨勢料延續。
開放強信號密集釋出
改革催生機遇。中國始終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推動相關制度與全球市場接軌,鼓勵優質外資機構來華展業,為資本市場發展和外資機構在華布局打開新局面。
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見》。會議明確提出“要完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頂層設計”“擴大市場準入”“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服務保障體系”等要求,為境外機構持續投資中國派發“定心丸”。
國務院6月29日印發《關于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除特定新金融服務外,如允許中資金融機構開展某項新金融服務,則應允許試點地區內的外資金融機構開展同類服務。
“這項措施落實后,將為外資金融機構在我國的業務創新和發展,尤其是在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內的發展提供便利,從而更好促進自貿試驗區、自貿港吸引外資。”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
近期,多部門表示將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穩步推進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機構、市場、產品多個維度的對外開放有望持續推進。“我們將繼續穩步擴大期貨特定品種開放,拓寬QFII、RQFII投資范圍,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充分參與我國初級產品期貨品種定價,提升我國期貨價格的代表性和影響力,為產業企業提供更準確的價格信號。”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
外資布局動作頻意愿足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機構貝萊德的境內基金公司貝萊德基金日前將注冊資本從7億元增至10億元。這不是貝萊德基金頭一回擴充注冊資本。2022年11月,該公司將注冊資本從5億元增至7億元;2022年5月,該公司將注冊資本從3億元增至5億元。
無獨有偶,交銀施羅德基金7月11日發布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將在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以固有資金5000萬元認購旗下交銀施羅德啟嘉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近期,上調中國股市評級、看好A股的外資聲音增多。一些外資機構認為,A股積極因素不斷聚集。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市場關注點正逐漸回歸基本面。
貝萊德智庫日前建議,“對中國股票采取戰術性高配態度(未來6-12個月)。”瑞信也于近期上調中國股市評級至“增持”。
“從7月開始進入半年報披露期,業績延續高增長或改善且出現拐點的行業值得重視,如電子、軍工、醫藥、新能源等。中長期投資方向需結合政策基調、產業發展趨勢、業績兌現情況等角度進行考量。”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
外資有望系統性回流
在多家外資機構看來,中國資產經歷近期回調后,在全球范圍內的估值更具吸引力。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將提振投資者對下半年經濟和企業盈利復蘇的信心,下半年外資有望延續回歸A股趨勢。
多家機構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在下半年將得到鞏固。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發布的2023年下半年全球市場展望預計,今年全年中國GDP增幅將超5%的目標。高盛預測,中國企業二季度盈利將增長23%,全年盈利有望增長14%。瑞銀在2023年亞洲年中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股票的風險回報具有吸引力。
富達基金分析,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股票相對便宜。“富達的投研團隊在安徽合肥調研時發現,在政策支持下,半導體和電動汽車行業展現‘堅實的增長’。在全國各地,我們看到政府對私營企業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該機構指出。
目前外資對中國股票仍處于低配狀態,也意味著外資增配的潛在空間很大。高盛統計數據顯示,投資于中國市場的海外基金(中國占基準權重30%以上的新興市場和亞洲委托基金)對中國股市處于低配狀態,但其對中國的名義風險敞口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如果政策利好使得情緒周期改善,這些海外基金可能變成增量買家。
興業證券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外資趨勢性流入A股,累計凈流入呈現明顯線性增長特征。“根據模型測算,外資基本保持每年凈流入3000億元左右的趨勢。后續隨著內外擾動因素逐步消除,外資有望出現系統性回流。”該報告寫道。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