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換句話說,未來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之前中國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所以當時重點要解決的是貧困問題。通過大力發展生產力,推進市場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讓老百姓富起來。現在人民的需求已經轉變為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們要做的是增強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使人民真正從內心中感受到美好生活。未來我們會繼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發展的著力點落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落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上。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199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提出人類發展指數(HDI),即以“預期壽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質量”三項基礎變量,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綜合指標。目前,中國已經進入“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行列。
從人均預期壽命來看,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均預期壽命得到大幅度提升。2018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7歲左右,在世界排名中排在第53位。改革開放以來,在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中,國民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大幅提高,故人均預期壽命也在大幅度增加。
從教育水平來看,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對較低。發達國家人均受教育年限是12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9年。中國人口基數大,且早期教育發展速度較慢,但現在隨著80后一代人成為中國勞動力市場的主體,我國勞動力素質得到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超過50%。未來,我們要轉變過去依靠“人口紅利”的發展模式,充分釋放“人才紅利”。
從生活質量來看,其主要內容與社會保障、民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我們要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一方面加大公共醫療衛生投入,另一方面要弘揚社會正能量,提升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要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幫助公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要大力反對所謂的享樂主義、虛無主義、消費主義等社會上出現的不良風氣,大力增加社會資本。什么是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就是精神力量的支柱,社會資本的核心是誠信,只有在一個誠信的社會里,人和人之間才能相互信任,才能大幅降低人和人之間的交易成本,才有利于提升人民的精神健康水平。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生活質量的提升是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們要加大提升人民精神健康水平方面的投入力度。
未來,我們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增加人均預期壽命、如何真正提升平均受教育年限、如何加大社會保障,提高生活質量,繼續做好民生工作。
從理論上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文明正面臨很大的發展風險,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期性在增強。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所以,我們在推進民生事業發展時,不僅要時時對照上述三個標準,也必須要關注到國際國內出現的社會風險。未來,要通過政策的制定和調整,在發展民生、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應對和破除一些不利的外部因素,從而實現教育均等化、實現免費的醫療保障制度、實現充分就業、實現少有所教、老有所養,真正將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公平感、歸宿感、幸福感。
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就是要加強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精神安全、人格安全,要在具體的公共政策制定過程中推進人民安全感的增強。
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就要繼續加大促進就業工作力度,開辟就業渠道,推動人民生活年年有改善。
提高人民群眾的公平感,就是要加大社會公平力度,進一步完善司法和執法公平制度,真正使政府機關,特別是一線工作人員用好手中權力,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障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我們的國家才會長治久安。
提高人民群眾的歸宿感,就是要建立人民和政府間的互信,要通過細小的公共政策讓老百姓對政府有信任感和依賴感。這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必須要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就是要讓人民從內心里感到生活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幸福的。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中國才能真正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將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更好滿足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持之以恒地辦好各項民生事業,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