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在全球疫情和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因何而穩?穩在何處?向好態勢能否持續?經濟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經濟恢復基礎繼續鞏固
“判斷經濟形勢,不僅要看同比,還要看環比、看兩年平均增速,看補短板和內生動力增長情況,以及一些先行參數。”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
數據顯示,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為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比一季度提高0.5個百分點。從環比看,二季度GDP環比增長1.3%,較一季度加快0.9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體現在三次產業穩中有升。
農業生產穩中向好,夏糧產量再創新高,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加”。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仍略高于疫前水平,產能利用率處于近年來較高水平;制造業占比得到提升,上半年制造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3%,比一季度提高2.1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體現在質量效益持續改善。
企業利潤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
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7116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8.6%。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12%,兩年平均增長5.2%,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
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還體現在就業物價總體穩定。
改善民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9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5%。各地區各部門多措并舉保供穩價,保證了重要民生商品和工業品有效供給,促進了市場價格總體趨穩。
內生增長動力穩步增強
“今年上半年,內需持續穩步恢復,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9%,比一季度上升4.9個百分點,為經濟穩中向好提供了充足動力。”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胡祖銓表示。
看消費,“壓艙石”分量更穩更足。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1.7%,高于資本形成總額42.5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消費較快增長。
看投資,增后勁、補短板、促活力“三箭齊發”。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比一季度加快1.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社會領域投資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4.6%和10.7%,分別快于全部投資10.2個和6.3個百分點。“強動能的高技術投資、補短板的社會領域投資,還有反映市場活力的民間投資都在加快。”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
胡祖銓認為,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支持國內需求進一步恢復的有利因素在不斷增多。消費需求方面,一是有基礎。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居民收入有望穩步修復,為消費復蘇提供了收入保障。二是有動力。新型消費快速擴容,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消費的時間和空間范圍顯著擴大,消費交易更加高效。三是有潛力。我國蘊含著大體量、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升級潛力。四是有政策。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將進一步落地生效。
投資方面,一是企業發展有信心。國家緊扣市場主體急需,實施了一系列減稅降費、財政資金直達機制、貨幣政策直達工具和普惠金融等政策,有力增強了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二是投資資金有保障。企業利潤大幅改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進一步加大。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6.8%,增速超過了投資增速。三是重大項目有儲備。“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正在陸續部署推進,各地投資項目儲備也比較充裕。
看外貿,進出口量增質升。上半年,我國18.07萬億元的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2.8%,月度進出口已連續13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
看活力,市場主體活躍度提升。判斷中國經濟表現,不僅要看宏觀總體數據,還要看微觀主體感受。今年以來,減稅降費等政策為市場主體紓困效果持續顯現,“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企業信心穩定向好。上半年,我國新辦涉稅市場主體累計達624.3萬戶,較2020年增長27.3%,較2019年增長22.8%。
看潛力,創新動能不斷增強。今年上半年,產業升級態勢明顯,新動能成長壯大。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05%、69.8%、48.1%,兩年平均增速均超過30%;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長1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了23.7%。
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我國經濟為何能穩定恢復、穩中向好?專家認為,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推動我國經濟恢復取得明顯成效。
在劉元春看來,我國疫情防控有力,為經濟持續復蘇創造了條件。去年以“六穩”“六保”為主體的一攬子宏觀政策出臺及時,我國產業鏈供應鏈在疫情期間顯示強大威力,不僅為全世界抗疫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也推動我國外需實現了很好的增長。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宏觀政策的有力實施對經濟穩定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連續、穩定和可持續,科學管理市場預期,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人民幣匯率預期平穩,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穩定器功能。我國經濟仍具備中長期穩定發展的持續動能。
上半年我國經濟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的成績來之不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跨周期調節,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