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超20省市相繼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總額超萬億元。與此同時,中央財政將在四季度增發1萬億元國債,用于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繼續提前下達2024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業內專家表示,近期財政政策接連出招明顯發力,在三季度宏觀數據回升向上的背景下,釋放了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的信號,目標兼顧防風險、補短板、穩增長,推動今年底明年初宏觀經濟繼續回升向好。
10月25日,重慶披露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文件,擬于11月1日發行再融資專項債券304.1億元。這是重慶近期第二次披露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10月9日,重慶披露擬發行再融資一般債券421.9億元,兩次已發行及擬發行總金額726億元。
自10月初內蒙古拉開新一輪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序幕以來,目前已有云南、廣西、天津、吉林、福建等20余地相繼披露擬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已發行及擬發行金額總計超萬億元。
據專家介紹,再融資債券用于借新還舊,發行規模等于或小于原債券到期規模,與到期債券一一對應,不能直接用于項目建設,于2018年4月開始發行。2020年12月開始,部分再融資債券資金用途由“償還到期地方政府債券本金”變為“償還政府存量債務本金”,不再列明被償還債券信息,市場將這類債券稱為“特殊再融資債券”。
此前,特殊再融資債券曾出現過兩輪發行高峰,分別是2020年12月至2021年9月、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此次特殊再融資債券的重啟發行,意味著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的“一攬子化債方案”進入大規模落地實施階段。且與以往兩輪相比,此次發行規模更大、節奏更快。
“相較于普通再融資債券,特殊再融資債券主要用于置換隱性債務。”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表示,特殊再融資債券直接利好城投債,尤其是在債務負擔較重地區,能夠短期緩解地方償債壓力、降低債務成本。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表示,從短期來看,特殊再融資債券重啟發行,有助于緩解市場對城投債務風險的擔憂。可以看到,近期各期限、各等級城投債估值收益率普遍下行,短久期下行幅度更大,顯示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對城投債短期信心提振比較明顯。從中長期看,有利于未來城投債市場的發展進入更加有序、健康、穩定的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中央財政將于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并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全部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授權國務院在授權期限內,在當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包括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的60%以內,提前下達下一年度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在三季度宏觀數據回升向上的背景下,近期三個‘萬億級別’的財政措施連續出臺,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釋放了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的信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其中,特殊再融資債券置換隱債,旨在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同時能夠改善社會預期,有利于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增發1萬億元國債,可有效彌補抗災短板,資金投入到具體項目后,也會增加需求,具有穩增長效應;提前下達2024年部分新增債務限額,能夠保障明年初基建投資有充足的資金來源,是財政政策向穩增長方向發力的直接體現。
專家也表示,盡管財政政策明顯發力,但并非釋放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信號。王青分析認為,首先,特殊再融資債券主要用于置換現有隱債,除了部分資金用于償還拖欠企業賬款外,不能新增社會融資,它的主要作用還是化解風險。其次,新增債務限額提前下達,屬于財政資金靠前投放,但總量不變,而且這基本上已是近年來的例行操作。另外,增發1萬億元國債能帶來較大規模增量資金,但整體上也僅相當于GDP總量的0.8%,規模相對有限。這些措施將引導經濟逐步回歸常態化運行,同時兼顧補短板、防風險等多目標綜合平衡。
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內專家表示,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今年底明年初宏觀經濟有望繼續回升向好。在王青看來,為了配合四季度政府債券大規模發行,年底前央行有可能提供額外流動性支持。政策推動下,預計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進一步回升,推動完成全年5.0%左右的增長目標。考慮到至少在明年上半年,穩增長政策還會持續發力顯效,2024年宏觀經濟有望繼續運行在中高速增長軌道,明年經濟內生增長動能會進一步修復。
羅志恒認為,2024年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延續今年的恢復態勢,也仍會面臨一系列風險挑戰,仍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偏寬松的貨幣政策,房地產政策要繼續發力,將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和解決就業置于更高的位置,推出一攬子舉措提振市場信心。他建議,推動財政政策逐步從重投資轉向投資與消費并重;在一攬子政策的安排下繼續推進財政化債、金融化債;增強非財政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非經濟政策與經濟政策的協同,增強財政政策不同方式的系統集成性,增強政策的效率效果,同時強化與市場的有效溝通。(記者 汪子旭)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