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三年蟬聯世界金獎”“世界金獎六連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在產品包裝上或企業廣告宣傳中,標榜其獲得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有的企業還宣稱,該獎項是食品界的“諾貝爾獎”或“奧斯卡獎”。不少消費者以為,這些產品獲得了世界級的食品質量和安全認證。這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的“含金量”究竟幾何呢?《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被吹捧的“世界金獎”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多家食品企業在官方網站上宣傳其獲得了“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
在現代牧業官方網站上,一排金獎標識圖案上方打出了“現代牧業連續8年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的宣傳,更不可思議的是,在2021年獎項還未公布的情況下,現代牧業已經將2021年的金獎掛在了官網上。而在怡氫泉的官方網站上,則打出了“再次榮獲2019年度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健康飲食產品類金獎”的字樣。君樂寶官方網站則宣傳“蟬聯三年食品界‘諾貝爾’最高獎”。
在良品鋪子、貝特佳、可諾貝兒等品牌網站上,也都對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進行了宣傳,一些品牌宣傳標語占據了官網很大篇幅。記者在可諾貝兒官網上看到其“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的宣傳標語。
調查中發現,不少食品企業獲得所謂“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后,都宣稱其獲得“世界級認證”“世界金獎”。不少企業還宣稱,“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是食品界的“諾貝爾獎”或“奧斯卡獎”。
90%以上的得獎率
讓不少食品企業趨之若鶩并不遺余力宣傳的“世界金獎”到底是什么樣的獎項?《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調查發現,“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又稱“蒙特獎”,由一家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質量評估營利機構舉辦,評鑒服務面向全世界開放。
國內一家公關公司負責人陳傅(化名)曾參與過國內一家企業的評選過程。陳傅告訴記者,基本上所有企業在繳費后即可送樣品參加評選,得獎率高達90%以上。“主要是國內消費者對國外評選的金獎性質不了解,國內企業正好利用這種獎項進行產品宣傳。”陳傅說。
記者調查發現,“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代理商為上海日云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云商務”)。在“日云商務”網站上,有一段關于該獎項的中文介紹,其中這樣一句話被眾多獲獎企業引用:“MondeSelection創建于1961年,是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國際質量研究所。”而記者調查發現,該機構比利時官方網站上并沒有表明其為當今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最權威的質量研究機構。
“日云商務”在其網站上宣稱:“7年申請經驗,成功率93%,提供申請到領獎一站式服務。”記者聯系“日云商務”有關工作人員,一名工作人員稱,2021年申請已經完結,現在可以申請參加2022年的獎項。“評比每年舉辦一次,但是品類不同時間會略有不同。比如當年11月提交資料和樣品,等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左右會出結果,獲獎企業將在5月末或者6月初參加頒獎。”該工作人員說。
“企業交錢就可以參評,國內消費者對金獎的概念還停留在同類產品的對比上,但實際上這個獎項是單個產品的樣品評分,并不是同類產品的優中選優。”陳傅說。
規則并不完全透明
記者調查發現,“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并非國內消費者傳統觀念中具有競爭性的評比,而是非競爭式的自薦參選。可以申請的商品共七大類,包括食品類、啤酒、飲用水和軟性飲料類、膳食健康類、美容化妝類等。獎項的具體品鑒流程由產品的性質類別決定,大抵包含三方面評估內容:食品的感官參數、實驗室科學分析和是否遵守相關法律法規。
按照陳傅的說法,“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申請條件基本上不設準入門檻。查閱比利時該機構官網發現,每個產品均會被當作一個整體進行評估,同類產品之間并不進行相互比較,并且每個類別、等級的獎項數量也沒有上限。記者了解到,企業申請時僅需提供報名表格、報名費、注冊產品的相關信息和產品樣品,而且參評產品數量也不設限,每個產品的報名費為1200歐元。據其公開數據顯示,每年度至少有2000余個產品獲獎。
調查發現,“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評選采取打分制度。評選流程是每年邀請80多位專家在4個月的時間里,逐個品嘗樣品并進行匿名打分,取分數的平均值為每一個產品的最終分。一項產品最終評分在60%至69%之間獲銅獎;70%至79%之間獲銀獎;80%至89%之間獲金獎;90%至100%之間為特別金獎。以食品類為例,官網提供的評估報告樣本顯示,最終擁有量化數據的打分指標分共6項,分別為整體視覺外觀、氣味、味覺、回味、口感和包裝。針對食品色香味形方面的感官檢驗,主觀性的檢查項其實才是獎項評估的側重點。
記者發現,雖然看上去評估流程面面俱到,科學性與美學性兼顧,但實際上,上述獎項的評估主觀性很強,且科學分析等方面的量化指標并不透明,實驗室的化學與細菌成分分析等有關數據并不公開,普通消費者無法獲取有關信息。
眾多企業參與評比
對于商家來說,更看重的或許是這一“世界金獎”的營銷價值。根據“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比利時官網描述,如果獲獎,商家可以在品牌宣傳和商品設計上免費使用官方給予的授權3年,并可以在包裝上貼上耀眼的得獎標識。
對于獎項的商業屬性,“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舉辦機構并不避諱。無論是其比利時官方網站還是國內代理商網站,都宣傳商家得獎后可獲得一系列營銷福利。如比利時官方網站稱,商家可以獲得一張文憑和一枚獎章,可以當作證明有效果的營銷和銷售工具,讓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放心。
據國內代理商披露,2020年參加“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的中國企業申請商品數比往年增加了1倍。往年大企業的品牌申請數量占大多數,近年中小企業品牌也多了很多。
在自愿繳費參評,并且基本不設門檻的情況下,企業對“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獎項的參評則呈現出“瘋狂”的狀態。記者調查發現,僅以2020年度為例,頒獎結果顯示,一些企業參與評比的產品和類型之多令人咋舌,一些企業參評的多種產品連獲獎項,如良品鋪子有19款產品獲獎,產品涵蓋“紫薯餅干”“甘栗”“藤椒牛肉”等,其旗下的“全能媽媽綜合果仁”更是斬獲了“特別金獎”;圣元營養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優博系列至少有15個產品獲獎。
調查發現,江小白、魯花、光明、方家鋪子、多力、君樂寶、衡水老白干、湯臣倍健等多家企業也都有獲得金獎的產品。此外,香飄飄、旺旺、脂20、膳樂星、艾寶瑞、宜品、金龍魚、金鶴、可淇、恰恰小黃袋、美力源等品牌也曾參加評比。
獎項需理性看待
食品企業對于“世界金獎”的追捧和宣傳仍在繼續。記者了解到,多加多乳業、黃天鵝、軒媽、優智膳米粉、美力源、禾泱泱等品牌獲得2021年“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金獎的消息已經在網上傳播。其中多加多乳業已在官網掛出金獎標識,軒媽官網宣傳“榴蓮酥斬獲金獎”。《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聯系比利時“世界食品品質評鑒大會”舉辦方,對獎項的設計、評比規則以及企業的夸大宣傳問題進行采訪,并按照對方要求提供了相應資質材料。截至發稿前,獎項舉辦方對采訪沒有進行回復。國內代理商客服稱,不接受采訪事宜。隨后記者按照客服提示添加指定微信聯系采訪,在發送相關問題后,對方又要求“必須提供公司資質證明文件”,記者發送采訪函至對方指定郵箱,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對方回復。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企業熱衷各種評獎,甚至花錢買獎,說明一些企業急功近利,用這些獎項去忽悠消費者。“目前國內的評選機構和評選活動得到了一定規范,但部分國外的評選活動卻趁機而入,既破壞了國內公平的市場競爭,也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有的甚至涉嫌虛假宣傳,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陳音江說。
陳音江認為,針對這種情況,除了企業自律,有關部門也應對各種評獎機構加強監管,一方面引導企業理性參與評獎活動,另一方面要對各種不法評獎活動進行清理整治,特別是對一些打著“洋”旗號在國內開展的評獎活動,要依法進行嚴格查處,徹底規范各種評獎行為。
北京市律師協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專業委員會主任蘆云認為,一些國內的企業熱衷于參加國外的各類評獎,目的性很明確,就是利用看起來“高大上”的獎項去宣傳企業產品,從而達到其營銷目的。國內消費者大多數并不清楚國外獎項的評選性質,企業大肆宣揚其獲得“世界金獎”,這樣的宣傳有可能誤導消費者,涉嫌違反《廣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
“企業要把精力花在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上,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提醒消費者清醒看待披著‘洋’外衣的獎項,避免被收‘智商稅’。監管部門也應加大查處力度,維護消費者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蘆云說。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