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堅守,短期務實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任婭斐
編輯|馬吉英
12月中旬的一天,蔚來聯合創始人、總裁秦力洪在出差途中,接到同事打來的電話,他覺得“這個事嚴重了”。
同事在電話里告訴他,李斌準備自己去測一下150度電池包的續航能力,這意味著李斌將和同行人員一起,駕駛車輛行駛長達十幾個小時、約1000公里。“通常這么大的事不得提前一兩個月搞點策劃保障什么的?真的是說走就走,只做了一些簡單的準備。”秦力洪回憶。
他有些擔心——擔心的倒不是車的續航,而是李斌的“續航”。在這次實測之前的幾天,李斌因工作繁忙,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不過實測的結果算得上完美。李斌駕駛車輛在12月17日早上6:30出發,19:44和同行人員到達終點,完成1000公里續航挑戰。
李斌這次有驚無險的挑戰,讓蔚來這一年的起伏之路再添新注腳。
今年上半年,蔚來銷量陷入低谷,第二季度財報顯示,蔚來營收87.7億元,毛利僅0.87億元,同比下降93.5%,環比下降46.4%,上半年累計虧損超過百億。
進入下半年,蔚來開始反攻:舉辦首屆創新科技日,公布12項“蔚來技術全棧”技術;首款手機NIO Phone上市;和長安、吉利等車企達成換電合作;獲得獨立造車資質;短短半年內,獲得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高達33億美元投資……
12月14日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李斌同樣親自下場,回應外界疑問。134分鐘的深度溝通會,他全程站著,一口氣回答了140個問題。
在這場溝通會上,李斌談到,今年最大的一個教訓就是銷能上晚了,應該在2月份就開始,趕上六七月份新車上市,這樣至少能多賣1萬~2萬輛車。
“做得不好的,要知道為什么沒有做好,堅決改正,做得好的就堅持。我認為既不要自欺欺人,也不要妄自菲薄。”李斌接受《中國企業家》采訪時表示。
2023年,李斌的管理重心放在了提升效率、狠抓短期執行。在他看來,長期主義容易讓蔚來踩入組織慣性、資源邊界缺失、忽略短期執行這三個大坑。李斌數次強調,長期主義不是不做好短期執行的借口,馬拉松的每一步都需要跑好。
面對明年更加殘酷的市場競爭,李斌認為,在心態層面,要放棄兩個幻想,一個是放棄市場競爭不慘烈的幻想,一個是放棄以價換量的幻想。
“定力的基礎,是要想清楚企業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底層邏輯,而不是撞大運、心懷僥幸。在這個基礎上,對極端情況做好各方面準備,比如團隊的心理準備、組織準備、資源準備,這樣才能穿越周期,生存下去,有韌力參與下一階段激烈的競爭。”李斌表示,活下去參與決賽不是唯一目的,贏得決賽才是最終目的,“現在只能往前沖”。
調整節奏,“減脂增肌”
在度過了2019年的“完美風暴”后,李斌認為,蔚來當下的處境已經有所不同,“2019年我們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那時候是命懸一線,今天要解決的是發展質量的問題,調整好節奏,解決成長中的效率問題。”
年初,李斌在內部信中曾提到要提高員工效率,并將優化效率低下的項目和團隊。4月,據公開報道,蔚來在發放年終獎后進行了小幅度裁員,其數字化平臺(digitaldevelopment)主動和被動離職員工將近300人。
11月3日,李斌發布全員信,“降本增效”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信中提到的“三個確保”和“兩個提效”,便是蔚來挺進決賽圈的關鍵。
基于此,蔚來宣布當月裁員10%。李斌對《中國企業家》坦陳,“蔚來不是一家新公司,9年的時間我們也經歷過很多事。這肯定是個艱難的決定,但是如果需要做這個決策,我們必須去做。”但李斌也反思,“人員的調整確實比我們原來計劃的晚了一些。”
在宣布裁員之前,他們花了兩個多月時間,討論每一個部門未來兩年的資源邊界、業務優先級、經營計劃等,再反過來調整組織、調整計劃。“我們不是迫于財務壓力做調整,更多是‘減脂增肌’,讓公司專注度更高一些,為最高優先級事項提供更好的資源保障。”李斌說。
比如電池業務,是蔚來放緩節奏的項目之一。李斌在2022年6月稱,2024年量產的新品牌會搭載蔚來自產電池。他還指出,蔚來汽車長期的電池供應策略是自制結合外采,這對于增加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非常重要。彼時李斌希望模仿比亞迪的垂直整合模式提升盈利能力。但在今年7月中旬,根據業務需求,蔚來推遲了電池量產的時間。有知情人士對《中國企業家》表示,蔚來原本計劃量產液態電池電芯,但因為投資強度太大,所以推遲了量產時間。
在三季度財報會上,李斌再次提及電池業務,他說蔚來原計劃自產動力電池,但是評估之后發現無法在三年內帶來毛利率改善,所以調整為自研電芯、電池包等,委托其他公司生產。電池包括研發和制造兩個環節,李斌認為電池制造的投入期較長,還要產能爬坡,提升良品率。而他們暫時不具備足夠的資源支撐。
戰略層面,在意識到競爭的激烈程度后,李斌把五年戰略規劃改為兩年。“這是我們第一次討論兩年的事情,”李斌說,“現在世界變化太快了,5年內發生的事太多。汽車行業又是一個非常考驗規劃能力的行業,你要亂來,要花的錢太多了,不能一腳油門一腳剎車。所以我們覺得(戰略規劃改為)兩年挺合適的。”
對蔚來而言,這兩年最高優先級的事項便是:保持對核心關鍵技術的長期投入,保證銷售和服務能力,確保3個品牌9款核心產品如期上市。
在李斌看來,這些舉措都是蔚來圍繞高質量發展做的一些調整:第一,要保證技術領先,產品領先。第二,要保證經營效率,“做同樣的事情,是不是花更少的錢,更少的資源能做到”。第三,如何持續地做到高質量,“比如我們堅持做好讓用戶滿意的服務體系,包括今年要建設1000個換電站,也是為了提升用戶的加電體驗”。第四,一定要與國家產業發展、技術發展的趨勢保持一致。
“持續地去優化組織和效率,是每個公司該做的事情。”李斌說。
開放,擴大朋友圈
過去5年間,李斌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是:換電模式何時能盈利?
換電業務是蔚來除技術自研外,投入最大,也是最有爭議的業務。李斌曾多次表示新能源汽車未來的能源形式一定是純電,其他形式都只是過渡,所以蔚來在純電形式上的投入占比也較大。
來源:蔚來微博視頻號截圖
12月22日,蔚來官方微博宣布,2023千站計劃達成,355天新增1000座換電站,累計建成2305座換電站。如果按照秦力洪在上海車展上透露的,蔚來換電站放滿電池后單站成本約300萬元來粗略估算,蔚來已經累計投入超過69億元。
盡管換電業務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蔚來的財務負擔,但李斌數次重申蔚來換電體系的重要性,“換電不是蔚來的包袱,而是護城河”。如今,這條“護城河”在蔚來開始追求盈利時,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11月20日,李斌面向內部員工進行了一場內部講話,他強調,經過5年發展,蔚來換電網絡和蔚來能源云在研發、建設、運營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蔚來換電業務已經做好了向行業開放的準備。
一天后,蔚來宣布與長安汽車達成換電合作協議。11月29日,吉利成為第二家和蔚來達成換電合作的車企。李斌還在社區“放風”,接下來會有更多車企加入換電合作。“今天(12月14日)上午在路上剛簽了一份協議。”在12月14日的溝通會上,李斌透露。但他并未透露具體是哪家車企。
在李斌看來,換電網絡如同亞馬遜的云服務,兩者邏輯一致,都有三個特點:第一,網絡效應很強;第二,需要很長的建設周期和高投資;第三,先自己用,再開放給別人用。“蔚來做換電,終局就是對外開放,從第一天就是這么想的。”李斌強調,隨著換電聯盟的擴大、上市的車越來越多,蔚來的護城河只會越來越深。
“對于合作車企,只有共贏的收益,沒有任何風險。我呼吁所有車企看看哪款車可以做換電改造,前期只有一兩千萬的底盤改造成本,后面多賣1000輛車就能回本,沒有任何損失。”
蔚來向外界開放換電合作的舉動,也引起了許多議論和猜測,如“換電不再是蔚來獨特的標簽”“蔚來財務壓力大,所以要甩掉換電的包袱”。
對于上述議論,李斌回應稱,“蔚來今年開放換電領域的合作,并不是因為資金壓力。”他介紹,根據蔚來內部測算的數據,單個換電站一年攤銷折舊費用約30萬至40萬元,一天60單就可以實現盈利。比如上海地區,單個換電站平均日單量達到80單,已經實現了盈利。不過,李斌也表示,Nio Power整體實現盈利仍需要幾年時間。
換電開放合作后,李斌希望換電站未來能建成十萬座,成為純電車市場的分布式大型基建。“我們在換電合作上的具體規劃就是,繼續建站、繼續開放。”李斌調侃稱,“我們就是基建狂魔。”
向上,堅守高端
回想2023年,秦力洪總結了一個關鍵詞:向上。李斌補充:“向上意味著谷底已經過去,只要邁開腿就是上坡路。”
蔚來三季度財報顯示,營收與交付量均創歷史新高,營收190.7億元,同比增長46.6%,交付量為55432臺,同比增長75.4%。整車毛利率達到11.0%,實現環比提升。李斌認為這殊為不易,堅持做純電的車企毛利微薄,而蔚來守住了毛利的基準線。此外,蔚來三季度凈虧損大幅收窄,環比下降24.8%,這代表著蔚來降本,已初見成效。
盡管接下來面臨的挑戰依然很大,但李斌稱蔚來依然會堅守高端市場,“我們通過什么實現品牌向上?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創新。BBA也是靠這個。只不過智能電動汽車時代,企業的組織、文化,能否保證技術領先,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對我們而言是機會。”
定位高端的蔚來品牌,會繼續向上,將通過新的旗艦車型來進攻高端市場。12月23日,蔚來智能電動行政旗艦ET9正式亮相,預售價80萬元,即日起開啟預訂,并將于2025年一季度開啟交付。
堅守高端市場,也是李斌基于對未來市場走勢的預判。過去兩年,由于基礎設施不足和鋰價飆漲等因素,高端純電市場沒有迎來爆發式增長。但他預計,在2024年和2025年左右,高端純電市場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拓展大眾市場的任務,李斌交給了第二品牌。李斌透露,為了更好地進入下沉市場,內部不再稱第二品牌為“阿爾卑斯”,而是把代號換成了“大別山”。據了解,第二品牌將主打家庭用戶,強調性價比,更接地氣。不同于蔚來品牌車型眾多,第二品牌將只推三款車型。
蔚來現在虧損嚴重,為什么仍然堅持推新品牌?李斌的解釋是,蔚來用三個品牌覆蓋不同的用戶需求,更符合消費常識。“我們希望NIO品牌在高端市場有很高的份額,支持公司發展,第二品牌去服務更多用戶。”
對于未來,李斌希望他們繼續加強風險意識、周期意識,管理好資源邊界,“不確定的大環境下,我們就是要練內功,保持定力”。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