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題:中新人物丨“布鞋首富”宗慶后:幸運生于大時代
作者 左宇坤
2月25日,娃哈哈集團官方發布訃告:娃哈哈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宗慶后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當天10時30分逝世,享年79歲。
追思會的位置定在了娃哈哈杭州下沙基地。每年年底,娃哈哈都會在這里舉辦一次年夜飯,已經連續辦了30多年。今年的年夜飯,當時已身體欠佳的宗慶后首次缺席。
作為改革開放后我國第一批民營企業家、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浙商群體的標桿性人物,數次登榜中國首富的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在初春時節走完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宗慶后將自己與娃哈哈的成功歸因于時代給予的機遇,他曾多次說:“我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從底層崛起的凡人。幸運的是,我生于這一個大時代。”
從貧困走出的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回饋社會,在一次接受中新網的采訪中,他曾強調:首富,只是虛名;共富,才有意義。而這也成為回望他一生的重要視角。
站在宗慶后的人生終點往回看,以42歲為分界線的一生,正如同當年他操著一口杭普,在電視節目中娓娓道來的那段話——
“而回頭看呢,則在灰蒙蒙的一團中,清晰地看到了一條路,路極長,是我一步一步地走過來的。”
干一件冒險的事,42歲蹬三輪“逆天改命”
“1987年的五一勞動節,天氣有些悶熱,42歲的我騎著自行車出了家門,準備干一件冒險的事——靠借來的14萬元,去接手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企業。”宗慶后本人曾定義為“冒險”的這件事,就是娃哈哈的開始。
娃哈哈的官網里,如今還展示著一張記錄了那段時光的照片:在一群歡笑著的小學生中間,宗慶后騎著三輪車,載著寫著“校簿”的貨箱,留下一個穿著樸素淺棕色汗衫的背影。
“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的牌子從此被掛在了清泰街160號,加上宗慶后一共3個人,靠代銷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厘錢起家。這座已有些年代感的六層小樓后來成為了娃哈哈總部,不出差的日子,宗慶后每天七點多就會來這里上班,30多年來風雨無阻。
努力很快為當時的宗慶后帶來了轉機。1988年,娃哈哈的第一支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伴隨著“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語一炮打響,迅速走向全國,成為企業的拳頭產品。
這離不開宗慶后的大膽。據他透露,當時為了打開市場,他用僅有的21萬元做了廣告。廣告沒白打,此后宗慶后小小的辦公室門口,每天都堵著一群提著編織袋裝著錢來提貨的人,“娃哈哈”的名字也由此誕生。
大膽的宗慶后自然也不會只躺在這一支產品上。1991年,僅有100余人的杭州娃哈哈營養食品廠,有償兼并了擁有2000多職工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僅3個月后,原本虧損4000多萬的杭罐廠就扭虧為盈,當年娃哈哈銷售收入、利稅則增長了一倍多,第二年銷售收入就達4億元、利潤7000多萬元。
他獨創的“產銷聯合體”模式,在很長時間是中國消費品企業發展經銷商渠道的模本。基于此,娃哈哈陸續打造出AD鈣奶、營養快線、娃哈哈純凈水和“非常可樂”等一個又一個爆款產品,在廣闊的中國消費市場中高歌猛進,并一度成為國內飲料市場的引領者。
三度登頂中國首富,個人一年花銷卻不超5萬
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主持人手握一瓶娃哈哈礦泉水,向宗慶后問了三個問題:瓶口有幾圈螺紋?瓶身有幾道棱?瓶蓋有幾個齒?
“四圈螺紋,八道棱,十八個齒。”宗慶后不假思索地回答,經主持人當場驗證全部答對,現場觀眾掌聲雷動。
浙商以勤奮著稱,而宗慶后的勤奮在浙商里又是出了名的。對產品細致入微的把握與幾十年來宗慶后一直跑在市場的第一線密切相關。有人問他累不累,他卻樂在其中:“跟以前勞動的時候,一缽飯兩分錢的醬蘿卜,每天干活,黑了就睡覺,比起來,現在太幸福了。”
隨著娃哈哈順風順水的發展,宗慶后在2010、2012和2013年三度登頂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正式完成了從一介農民,向商業大佬的轉型。
與充斥著各種金融手段的現代商業世界不同的是,宗慶后堅持“如果大家都去做‘錢生錢’的生意,我想這個社會到最后將無法生存。”娃哈哈在很長的時間里堅持企業不負債、不發行債券、沒有銀行貸款,完全靠自有資金內生性增長。
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局勢,進入而立之年的娃哈哈會否有新的考慮?2018年8月,宗慶后這樣回應稱:“娃哈哈目前并沒有確切的上市計劃,我們現在不缺錢,如果未來有需要大資金投入的項目,也會考慮上市。但上市了就要對股東負責,只募了錢卻沒有增加企業效益,股東分不到紅利太不好。”
這樣的態度也可以體現在宗慶后對待員工的大方上。今年2月2日,農歷小年夜當天,娃哈哈在杭州下沙基地舉辦了新春青工團拜會,在此之前員工們的工資卡上就紛紛收到了年終獎的到賬通知。今年娃哈哈總給全體員工發放的年終獎總額為6億元左右。
與此不同的是,宗慶后自己的生活卻比很多普通人更簡樸,是一年花銷不超過5萬元的“布鞋老總”。幾年前,網友在高鐵二等座車廂偶遇宗慶后的照片廣為傳播,圖片里他在逗一名小朋友玩,據說小朋友的家長還讓他問宗慶后要AD鈣奶喝。
“所謂的‘首富’不過只是虛名一個,什么也帶不來,什么也帶不走。”宗慶后曾說。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娃哈哈”
“我自己是一個普通人,從底層崛起的凡人。幸運的是,我生于這一個大時代。”談及自己的成功,宗慶后多次這樣說。
1978 年,母親提前退休,在農村勞動了14年的宗慶后頂職回到了杭州。“實際上1978 年我回杭州工作后,北京已經傳出了改革開放的消息,但形勢還不明朗。那個時候還沒有明確個人可以辦企業,溫州的‘浙南模式’也還沒有興起,只是有些人在做一點小生意。”
但當時的宗慶后已經預感到,一場變革正在醞釀,他也必須為此做好準備。“我那時唯一的夢想就是有一家自己的企業,干自己想干的事業,我也一直在尋找著這樣一個機會。”
時代潮涌中,娃哈哈的發展之路凝聚了宗慶后的智慧與思索。尤其是1994年,娃哈哈建立的聯銷體制度,奠定了娃哈哈集團龐大的營銷網絡,更是成為后來娃哈哈的飲料產品暢銷全國的重要原因。
當時,娃哈哈跟全國將近8000家經銷商簽訂了聯銷體協議,一件新的產品,只需要一周時間,就能夠出現在哪怕是很偏遠的村莊的店鋪中。這套零售終端體系讓娃哈哈的產品,無論是礦泉水還是非常可樂,都可以迅速在全國鋪貨。
這也讓宗慶后被業內稱為“最了解中國渠道屬性的企業家”。
2010年,談到娃哈哈的成功,時任福布斯上海分社社長范魯賢認為,宗慶后的企業組織和管理的方式深受傳統管理思想影響,“宗慶后雖然不算是年輕的企業家,但想進入新的領域發展。不管是在本土立足還是多元化發展,娃哈哈是個求變的公司,預計將來會發展得相當好。”
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靠著腳踏實地做實業、做產品的娃哈哈發展都算順遂。2006年“達娃之爭”的全面爆發則是一場極大的風波。
這是一場被稱之為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國際商戰,源于娃哈哈的合資方達能要求以40億元的凈資產價格收購合資公司之外的全部非合資公司51%的股權,其涉及的時間跨度長達3年,訴訟29場,最終以娃哈哈的全面勝利而告終。
“現在回過頭來看,‘達娃之爭’最后還是說明合作要平等,信守契約精神。”宗慶后說,很多企業怕到國外去打官司,但其實有理可以走遍天下,不用怕別人,有時候你越怕別人,別人越欺負你。后來這個官司不光在國內打贏,在國外也打贏了,這是捍衛民族企業尊嚴與利益的一場漂亮的“自衛反擊戰”。
2018年,宗慶后入選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共同推薦宣傳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
他當時表示,沒有改革開放就不會有今天的娃哈哈,娃哈哈是時代造就的企業,是改革開放之花結出的果實。作為民營企業家,要始終聽黨的話,繼續奮斗實干,積極反哺社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努力成為“張謇式”的社會企業家
娃哈哈減去宗慶后等于幾?在多年前的一次訪談中,宗慶后之女、現任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宗馥莉回答說,等于零。
曾有人問宗慶后什么時候能停下來,他樂呵呵地說,“等70歲吧,把女兒扶上馬送一程,我也可以輕松一下。”那一年是2004年,宗慶后59歲。
“守業比創業更難。”瞬息萬變的商海里,走過了約定期限的宗慶后雖遲遲難以放手。但已著手進行管理層接班的準備,做企業流程改造、分級授權制度,努力勾勒娃哈哈的“去宗慶后”藍圖。
“我們一直堅信,真正的財富不是物質上的富裕,而是精神上的富足。”宗慶后此前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曾表示,自己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2023年12月20日,浙江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杭州召開,宗慶后作為受邀參加的民營企業家代表之一表示:“腳下的路越走越寬,心中的使命感越來越強。今年參會尤其感受到民企發展‘時不我待’的氛圍。”
除了娃哈哈,宗慶后還想做什么?在2013年的一次專訪中他說,“解決就業問題,帶動更多人致富,是最大的慈善。真正的慈善是幫助弱勢群體富起來,這是最根本的。”
“以前我也是窮苦人,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勤勞致富的機會。我們要飲水思源,跟黨走,辦好企業、多交稅、多解決就業、多做慈善公益。”在一次浙商云集的論壇上,宗慶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這似是宗慶后對自己70多年來風風雨雨的人生總結,也似其對新一代浙商的叮嚀。和很多中國第一批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家一樣,宗慶后已經將事業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我們這些人,沒時間享受,生怕一享受了,貪圖安逸了,企業就搞垮了。”
在有余力的同時,宗慶后認為,企業家應多做公益,努力成為“張謇式”的社會企業家,共同創建更美好的社會,“讓人民群眾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所居,這是黨和國家推動的重點,也是企業家努力的方向。”
他在這條路上一直未停,直到79歲。
“我年輕的時候應該還比較帥的,所以喜歡我的人還比較多的。”六年前的一次電視節目里,宗慶后淡定地說出這句話后,又淡定地喝了一口水,頗有反差感的發言引來了現場觀眾的笑聲與掌聲。
同一場節目中,他向正在學習、正在創業中的年輕人分享了《八十抒懷》中的一段話。如今看來,像是一種投射,也像是一種證明。
“我成了陶淵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詩,我很欣賞: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我現在就是抱著這種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對國家、對別人有益的事。”
“昂然”的宗慶后,如今走完了一生。留在后人記憶里的,或許是AD鈣奶包裝上的紅綠小人,或許是榮譽欄中身著筆挺西裝的影像,亦或許,是一個穿著樸素淺棕色汗衫的背影。(完)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