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誠(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日,隨著《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出臺、國家數據局的組建以及代表性數字平臺的組織架構調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制度架構和管理體制日趨完備,數字營商環境更加規范有序。同時,數字經濟并非“獨善其身”,其衍生的數字技術以及數據和算法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在數實融合中重構企業組織方式、業態和模式,有效降低制度、交易、資金以及管理等各類成本,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全社會營商環境的創新建構及深度優化。
數字技術優化創業創新生態環境,促進疫后經濟快速重啟。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發揮其帶動就業創業、拓展消費市場、創新生產模式等作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我國經濟處于復蘇期,但部分企業仍存在開業難、融資難、客源少等問題。數字平臺向社會提供了數字基礎設施和部分公共服務,依托數字技術幫助企業及時捕獲商機、對接資源、匹配項目,克服“冷啟動”困難。例如,各社交平臺為商家提供了便捷的自我展示舞臺,幫助企業拓展銷售、廣告等業務;通信軟件采用低代碼運行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了參與新技術的接口,協助企業從事研發創新活動;人工智能語言模型增強了人與機器的語言文字交流能力,滿足企業的多樣化需求。在數字技術加持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下,企業的眼界開了,銷路廣了,生意更好做了。
數字技術優化制造業智能生產環境,提高產業鏈組織運行效率。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體現在注冊企業時辦事窗口、流程和時間上的節省,更表現為提升產業鏈配套能力以及人才資金充足率,這恰是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吸引企業和項目入駐的地區競爭力。可以說,制造業營商環境是全社會營商環境優化的關鍵領域,而數字技術正通過打造智能生產環境為之努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際上,數字技術不僅能夠穩定和強化原有產業鏈,更可解構原有產業鏈和重組更高效的產業鏈。這有利于營造出更優的產業鏈營商環境,并日益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格局。譬如,云工廠平臺上有上萬家制造商和供應商,不斷產生的靈活小單可通過智能化供應鏈管理系統隨單重組生產線,致使以企業為主組織生產演變為按產品組織產業鏈。
數字技術優化市場競爭環境,推動線上線下公平競爭。我國通過數字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地方保護和地區分割問題,可在線上市場率先實現全國統一大市場。企業以平臺為接口從事各行業的新經濟新業態,還可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贏得與國有企業和大企業相對平等的準入機會。同時,傳統企業也在應用數字技術、接入平臺或自建平臺,以線上開店或線上推廣的方式盤活實體店閑置資源,帶動實體店銷量增長,拓展市場份額。而且,隨著各行業主流大平臺用戶數量趨于飽和,平臺競爭將從過去的規模擴張向差異化競爭、提升發展質量轉型,從而促進全社會形成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更加開放、更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數字技術優化制度落實環境,強化政策細節執行力。長期以來,困擾各地營商環境優化的一個癥結在于落實難。通過數字技術和大數據的推廣,一些營商環境優化政策的落實問題迎刃而解,例如“不見面”和“零窗口”審批可以縮減工商登記和開辦企業時間和成本,數字化辦公可以節省場地費用以及消防驗收和接入電力等手續,智能化檢測可以實現檢驗檢疫的一次性快速通關,數字信用可以讓中小企業在缺少抵押物時獲得信貸等。而且,電子政務可以做到數據留痕,提升各部門辦事效率和公信力。
數字技術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有助于更有效利用國際市場。一方面,我國各地正借助數字技術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競爭力、更富活力的外商投資環境,努力把優質存量外資留下來,把更多高質量外資吸引過來。另一方面,在數字貿易尤其是數據跨境流動過程中,我國不斷利用數字技術和跨國數字平臺營造市場配置跨境資源的國際環境,通過出口擴大市場、獲得規模經濟并提升全球價值鏈分工地位,通過進口引進各種戰略資源、提高國內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當然,我們還要密切關注全球產業鏈的安全與風險,以更富有韌性和更加高效的數智化生態系統穩住并提升產業鏈水平。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10日 02版)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