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發力培育地方特色食品產業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題:讓“舌尖”上的產業更有“滋味”——多部門發力培育地方特色食品產業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
到2025年,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近日,工信部等11個部門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擴大地方特色食品影響力。
如何形成“百花齊放”的特色食品產業發展格局?怎樣讓“舌尖”上的產業更有“滋味”?
加強原料基地建設,讓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
指導意見圍繞食品工業全產業鏈推進,上下游協同發力,從農產品原料保障、產業集群建設到食品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進行一系列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指導意見把加強農產品原料基地建設放在培育產業的關鍵位置,明確要豐富原料品種、建設原料供應基地等,特別提出鼓勵企業聚焦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立長期穩定的農產品原料供應基地。
不久前,中國奶業協會認證齊齊哈爾“中國嬰幼兒奶源地黃金產區”。擁有60萬畝專屬農場、11個自有牧場,當地乳品企業飛鶴成為“中國嬰幼兒奶源地黃金產區示范企業”。
中國奶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認為,產地是影響乳品品質的重要因素。通過龍頭企業建設自有牧場等方式,有助于加深產業鏈協同,促進科技、人才等要素向產區流動,打造特色產業集群。
指導意見特別設置專欄,明確了米面制品、乳制品、植物油等不同品類特色農產品原料基地培育和發展方向。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食品研究室副主任王旭表示,將促進原料產區、企業主體和消費市場進一步銜接,鼓勵企業形成長期穩定的優質原料供應來源,在保證地方特色食品“原汁原味”的基礎上,讓產業鏈各環節共享增值收益。
加快技術賦能,形成全產業鏈優勢
和貴州、湖北等省份優質產區合作,開發出普安紅、巴東紅等駿眉系列紅茶。將“金駿眉”采摘標準、制茶工藝等推廣到十余個茶產區,2022年正山堂·駿眉中國紅茶產業體系年度內銷名優紅茶產量突破600噸,產值超12億元。
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賽林說,企業與當地合作社等共同成立公司,幫助當地特色紅茶產品生產銷售,“努力實現十余個經典產區,一杯‘中國味道’”。
進行技術、標準賦能,是促進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著力點。指導意見明確,鼓勵地方特色食品龍頭企業發揮產業鏈主引擎作用,加強科技創新,大力開展品牌和渠道建設,發揮聚合輻射效應,帶動上下游中小企業發展。
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對產業發展同樣重要。布局15條智能制造烘焙生產線,核心工藝區基本實現無人作業……鹽津鋪子進入工信部等部門公布的2022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名單。“通過數字技術實現精益生產,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擴大規模效應、推動品牌發展。”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說。
“我們將瞄準建設現代食品產業體系,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力。”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將支持各地立足本地特色食品產業資源,引導企業向傳統優勢食品產區集中,形成若干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推廣新業態 打造多元消費場景
加強與大型電商平臺產銷對接,積極打造集食品品鑒、文化創意、社群交往等功能為一體的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場景……聚焦推廣新業態新模式,指導意見提出一系列舉措。
“推廣新業態新模式,對提升食品產業價值鏈很重要。”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有關負責人說,指導意見突出線上線下和跨領域的融合,其中特別明確數字技術在深化全渠道布局、打造多元消費場景等領域的應用。
北京市大興區龐各莊鎮,頭茬西瓜上市開售。龐各莊鎮推出“西瓜溯源碼”,并與美團買菜開展“本地尖貨”戰略合作,加快線上渠道推廣。“希望在即時零售等新型互聯網平臺助力下,持續提升龐各莊西瓜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龐各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兵說。
快手電商宣布啟動“產地溯源計劃”,在各產業帶挖掘優質農產品,定向扶持商家與達人帶貨,通過直播間讓更多優質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喜茶與廣州、洛陽、三亞等地文旅部門聯合推出城市文旅冰箱貼,探索食品產業與文創相結合……圍繞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平臺與地方展開實踐。
“要積極將地方特色食品消費元素嵌入消費場景和載體。”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工信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各地傳統飲食文化和加工工藝傳承,培育知名品牌,推動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