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中華老字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2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近日商務部發布的一組數據引發關注,見證老字號在傳承創新摸索中煥發出新的活力。與此同時,相關管理機制也在進一步完善,日前55個品牌被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有進有出”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激活老字號企業的發展動力。
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紛紛表示,向“新”而行是老字號的出路,但創新能力有待提高依然是老字號面臨的問題。隨著相關管理機制和支持政策的完善,以及老字號企業在創新轉型上的探索,萬億級市場規模還將進一步增長,并在促進消費、產業升級、文化引領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老字號是我國工商業發展歷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技藝和服務。2006年以來,商務部部署開展了中華老字號認定工作,分兩批認定了1128家中華老字號,廣泛分布在食品加工、餐飲住宿、居民服務等領域。
近年來,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政策不斷出臺。2022年,商務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的意見,鼓勵老字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營造消費新場景。2023年初,商務部等5部門發布《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調整了老字號的評定標準,建立了“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旨在促進老字號創新發展。
在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雙重推動下,一些老字號加快了求新求變的步伐。以中華老字號集聚的北京為例,這幾年涌現出許多新風貌。
冬天的前門大街,古色古香的街道兩旁老字號林立。午飯時間,東來順大廳內開始排隊等號,吳裕泰茶莊的抹茶味冰激凌依然熱賣,全聚德文化體驗店“中軸食禮”則是年輕人的打卡點……這些中華老字號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著游客和市民。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老字號開始“觸網”轉型。以餐飲類為例,中華老字號餐廳在線上化發展過程中打造品質IP,挖掘經典口味優勢,受到消費者認可。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美團平臺上中華老字號交易額同比增長52%、訂單量增長48%,成為假日餐飲消費亮點。
另外,年輕化也是老字號創新的重要方向。比如鳳凰自行車與潮流網購社區得物App合作,針對平臺上年輕人喜愛騎行運動的新潮流,推出近60款匹配不同騎行場景的裝備,帶動銷量同比增長近9倍,新增用戶中“95后”占比達65%。還有內聯升布鞋的潮牌聯名、跨界咖啡、文創衍生等,不斷“圈粉”年輕消費者。
老字號的探索也獲得了市場認可。2022年,中華老字號企業實現營業收入超1.2萬億元,近七成企業實現盈利,稅收貢獻達2700億元,吸納就業87.2萬人。2023年前三季度,中華老字號企業營業收入已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發展勢頭強勁。
不過,也有部分企業因為經營不善等原因退出市場。近期,商務部聯合相關部門公布中華老字號復核結果,將長期經營不善甚至已經破產、注銷、倒閉或者喪失老字號注冊商標所有權、使用權的55個品牌移出中華老字號名錄;對經營不佳、業績下滑的73個品牌要求6個月內予以整改;繼續保留1000個經營規范、發展良好的品牌。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利欣對記者表示,“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更加符合品牌和企業的發展規律,強化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機制,有利于支持深耕品牌發展的中華老字號發揮歷史文化優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創新發展能力。
在落實“退”的基礎上,商務部還表示,將抓緊部署開展新一批中華老字號認定工作,并進一步建立健全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持續出實招、出硬招,把“金字招牌”擦得越來越亮。
這也激發了更多老字號的干勁,一些老品牌正在以自身的傳承創新,爭取進入“中華老字號”隊伍。例如,河南老字號糕點店百年白記就加快了轉型升級的步伐。“我們站在年輕人的角度進行新品研發和包裝設計,少油減糖的糕點更符合健康消費訴求,獨立的小包裝更適合游客‘逛吃打卡’。”百年白記副總經理王蕾說,自2015年以來,百年白記經歷了三次品牌形象迭代,不斷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目前正在申報中華老字號稱號。
企業的積極性為中華老字號的發展注入新活力。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李剛此前表示,可以預見,將來還會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新品牌成為中華老字號,真正實現綿綿不絕、生生不息。
關利欣也看好老字號的前景。她認為,作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和全球第二商品消費市場,我國龐大的國內市場為自主品牌發展提供了比較優勢。“中華老字號作為中國品牌的典型代表,具有鮮明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豐富的經濟文化價值,在新時代品牌建設過程中將有效帶動企業創新發展,增加消費市場有效供給,增強文化自信,助力建設強大國內市場。”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