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宏觀政策不斷提質增效,經濟運行總體回升向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持續加強。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8月15日,央行開展204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其中,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下行10個基點,由此前的1.9%降至1.8%;MLF操作中標利率下行15個基點,由此前的2.65%降至2.5%。
MLF利率下行,有利于為金融體系提供低成本中期流動性資金,降低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經濟持續穩步向好。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表示,繼6月份MLF操作中標利率下行10個基點之后,8月份7天期逆回購利率、MLF利率再分別下行10個基點和15個基點,實現3個月內政策利率兩度下行。
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以及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動性的總量效應,需要統籌搭配、靈活運用,共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梁斯認為,7月份制造業PMI比6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至49.3%,表明企業信心有所恢復,在此次大幅“降息”帶動下,企業和居民信心有望增強。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上半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39個百分點,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0.15個百分點,新發放制造業貸款平均利率持續保持低位。央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份,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95%,同比下降0.21個百分點,處于歷史低位。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前不久表示,近年來,企業貸款利率下降成效明顯,未來還要繼續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同時,持續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支持銀行合理管控負債成本,增強金融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政策工具效果顯現
走進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展示廳,其自主研發的“數字地球”巨幕引人駐足。輕點鼠標,即可在屏幕上看到一片片無人值守的智慧風電場,包括風電場的風速、浪高、電壓電流、24小時功率曲線等實時數據。
明陽集團副總裁樊元峰在接受采訪時說:“風電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也意味著資金密集。風電設備銷售合同具有特殊性,通常按工程周期收款,時間線會拉得很長。在此過程中,無論是采購原材料,還是生產制造,都需要銀行信貸支持。”
提及央行推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樊元峰表示,公司期待工具能夠延期,因為低成本資金能讓新能源企業有更多創新發展空間。今年初,人民銀行印發通知,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等三項貨幣政策工具,其中碳減排支持工具延續實施至2024年末。截至今年6月末,碳減排支持工具余額為453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433億元,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超過7500億元。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圍繞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持續調整和完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在激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截至今年6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余額大約為6.9萬億元。其中,支持普惠金融的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余額與上年末基本持平;支持綠色低碳、科技創新等領域的余額比上年末增加5166億元。
普惠業務持續優化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銀行業普惠金融業務數字化模式規范》,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數字化模式開展以經營類信貸業務為核心的普惠金融業務進行標準規范。
“這是國內首個數字普惠領域的金融行業標準。”中國建設銀行相關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規范》是以建設銀行的數字普惠模式為藍本,兼收并蓄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業務數字化的先進做法與實踐。
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業務持續發力,產品不斷創新,服務提質增效。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3.8萬億元。
針對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貸款期限與生產經營周期不匹配等問題,監管部門鼓勵銀行開發信用貸、續貸、中長期貸款產品。截至6月末,小微企業信用貸、續貸和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37.93%、30.64%和24.45%。
“公司剛獲得中國銀行提供的2000萬元授信支持,用于車間裝修和設備采買。”珠海橫琴東陽光冬蟲夏草有限公司生產主管洪正茂說。
中國銀行廣東分行相關業務人員介紹,目前廣東高新技術企業無需任何抵押物即可獲得“科技貸”,對小微企業最高授信貸款支持能達到3000萬元。
金融機構的普惠業務正在持續優化。浦發銀行普惠業務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加快在線產品迭代創新,提升服務便捷度和觸達面。另一方面,持續優化企業客戶全線上操作體驗,提升融資便利性和可得性。同時,探索創新各類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將信貸資源向國家支持的科創企業重點傾斜,提升服務質效。 (經濟日報記者 陸 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