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三季度末,銀行保險機構經營和監管指標處于合理區間,銀行保險主要業務保持平穩增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增強,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金融環境。
加大支持力度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銀行業保險業取得良好經營成績。一方面,積極發揮資金融通作用,銀行保險相關業務規模穩步增長。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新增19.75萬億元,同比多增1.58萬億元;銀行保險新增債券投資9.6萬億元。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11%。截至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409.8萬億元,同比增長9.5%。保險公司總資產29.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另一方面,銀行業風險抵御能力充足,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保持合理水平。在息差收窄背景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持續承壓,但主要風險防控指標保持穩定。截至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4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61%,保持在較低水平;貸款損失準備余額6.7萬億元,環比增長1.6%;資本充足率14.66%,環比持平。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仍保持在合理區間。
“三季度數據顯示,銀行保險正積極調整經營策略,適應新的形勢變化。”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懷斌分析,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保持了應有力度。三季度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8.4萬億元,新增4.8萬億元,同比多增0.98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6.7萬億元,同比多增0.68萬億元。同時,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力度不斷加大。三季度末,高技術制造業貸款同比增長22.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同比增長22.8%;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融資余額增速超過30%。在信貸投放穩步增長的同時,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有效降低,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7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2個百分點。
聚焦服務民生
住房按揭貸款是關系民生的重要金融產品,存量按揭貸款定價高、首付比例大等問題,一直是制約滿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消費能力的重要因素。三季度,在監管部門相關政策指導下,銀行業合理優化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有效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緩解居民房貸支出壓力。
在中國建設銀行近日召開的2023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建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表示,目前該行99%符合條件的住房貸款已完成了利率調整。“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對包括建行在內的經營按揭住房貸款的商業銀行凈息差會帶來一定壓力。建行將繼續密切關注外部利率環境變化,加強動態監測與風險預判,進一步鞏固提升外部經營能力和內部管理水平,努力使凈利息收益率繼續保持同業較優水平。”生柳榮說。
三季度數據顯示,金融持續加強改善民生和社會保障領域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中92.5%用于支持購買首套房。三季度末,住房租賃貸款同比增長77.7%;創業擔保貸款同比增長10.2%;教育行業貸款同比增長16.9%;助學貸款同比增長24.1%;衛生和社會工作貸款同比增長12%。機動車輛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6335億元,提供風險保障611萬億元;農業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1292億元,提供風險保障4.1萬億元。
“未來,銀行業保險業將進一步助力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葉懷斌建議,金融機構要繼續優化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服務居民財富管理需求,重點滿足居民新能源汽車、文旅、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金融需求,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改善居民消費條件,充分釋放消費潛能。
守牢風險底線
數據顯示,當前改革化險取得階段性成績。據金融監管總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監管部門加強銀行不良資產認定與處置,通過制定實施《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推動銀行準確識別與評估信用風險,做實資產風險分類;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有序推進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化解銀行信用風險。前三季度銀行業共處置不良資產1.9萬億元。此外,為增強風險抵御能力,監管部門督促銀行按照預期信用損失法,合理預估風險,充足計提撥備,增厚風險緩沖墊。初步統計,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61%,同比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07.9%,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
穩妥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也是當前金融重點工作之一。據介紹,金融監管總局堅持分類指導、“一省一策”原則,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制定實施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方案,協同做好風險化解工作。推進農信社管理體制改革,已批準籌建山西、河南農商聯合銀行,加快推動重點地區風險化解,批準遼寧農商行開業。
在房地產市場方面,金融監管總局今年以來會同相關部門優化房地產政策,明確將“認房不認貸”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指導銀行保險機構落實“金融十六條”,滿足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前三季度,銀行累計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2.4萬億元。截至三季度末,房地產開發貸款展期余額同比增長183%,商業銀行開立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余額同比增長80%。 (經濟日報記者 陸 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