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鄂爾多斯實施正向激勵反向倒逼
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堅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關鍵。鄂爾多斯市開創的“三清零”行動,以制度化、機制化引導規上工業企業成為研發投入主體、創新活動主體、成果應用主體,有效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蹚出了一條具有鄂爾多斯特色的科技創新發展新路徑,為全區開展規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增加研發投入“三個全覆蓋”提供了有效經驗。
——馮家舉 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
科技日報記者 張景陽?通訊員 高 飛 張智勇 劉柏霆
8月17日,記者受邀來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神東煤炭集團公司,乘坐新投入使用的無人駕駛防爆車實地探訪了上灣煤礦綜采工作面,8.8米的超大采高大學生智能化采煤班正在有序作業,科技感十足。
“鄂爾多斯市實施的‘三清零’行動,對我們企業推動科技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很大幫助。”公司副總經理羅文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們累計建成22個智能綜采工作面、15個智能掘進工作面,投用21類153臺井下機器人,自主研發2億噸智能礦井群一體化生產管控平臺。近兩年來,推廣應用70余項科技創新成果,創造經濟效益29.5億元。”
2020年開始,以“科技興蒙”行動為指引,鄂爾多斯市創造性地開展規上工業企業“三清零”行動,對“無研發投入、無研發機構、無發明專利”的規上企業(即“三無”企業)逐步“清零”,以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的方式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讓企業在創新中唱主角,賦能高質量發展。
提升主體意識 激發創新動力
作為國家重要的煤炭、煤電、現代煤化工生產示范基地,鄂爾多斯市工業結構以能源產業為主導,煤炭、電力、化工三個行業的增加值總量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總量的91.2%。相比之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產品多處于產業鏈低端,在堅決扛牢能源保供責任同時,如何以創新引領走出一條資源型地區的轉型之路勢在必行,“三清零”行動應運而生。
內蒙古區市兩級科技管理部門經過細致調研總結出,部分企業不敢創新不愿創新,沒有研發活動,除了不重視研發、不具備研發能力和人員,最重要原因就是擔心創新遭遇風險。特別是處在產業鏈低端的企業,自主攻關技術門檻高、成本高、周期長,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和難題。
“確立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企業創新思維和能力,引導支持企業將科技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鄂爾多斯市科技局局長邊東表示,推動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就是激發自身活力,“三清零”行動為企業提升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識,推動企業從“制造”到“智造”、從“低笨粗”到“高精尖”方向發展。
“企業發展,只有科技創新這一條路可走。”內蒙古正能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瑞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自“三清零”工作啟動以來,公司受到正面激勵,全面啟動科技研發,建立正能集團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累計申報專利62項。兩年間,該企業共計投入研發費用1.6億元,每年提取研發費用占比營業收入7.5%以上。
“三清零”行動讓企業建設研發機構的熱情得到充分釋放,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建成企業層級以上檢驗室、實驗室等研發機構292個,帶動全市建成自治區級以上研發機構196個,創新資源、人才的不斷輸入,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
提振企業信心 加大研發投入
創新活力激發在于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兩年多來,鄂爾多斯市充分發揮政府引導激勵作用,以政策為“牽引力”,積極落實國家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推進“科技興蒙”行動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調動企業開展“三清零”主觀能動性,推動全市299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優惠,加計扣除總額42.1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享受所得稅減免14.2億元。
正向激勵、反向倒逼,大大提振了企業加大科研投入的信心和決心。內蒙古智能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輝介紹說:“今年,我公司開展的5G工業控制創新應用項目,實現了煤礦大多數常規移動設備的5G遠控,并有效落地于礦井安全生產,為煤礦企業5G通訊應用指明方向,對推動我國煤礦少人化、無人化智能開采,提高煤炭行業信息化和自動化融合水平具有重大意義和應用前景。”
對具備清零條件企業,鄂爾多斯在研發投入會計賬歸集、研發機構組建和發明專利申報方面加大攻堅力度,對研發投入為零的規上企業,財政科技資金不予資助補貼,并將研發投入與申報科技計劃項目、享受科技獎補資金、推薦認定高新技術企業等掛鉤,倒逼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截至目前,鄂爾多斯市有研發投入的規模以上企業262戶,占研發納統企業總數的31.8%,帶動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上報數由41.4億元增至85.6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研發經費投入56.5億元,占總量的66%。
打造精準服務 解決企業難題
62種專業檢測儀器,123臺套各類實驗設備,80家企業“共享”。
在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企業有了“共享實驗室”。“共享實驗室基本滿足我們實驗需求,除了配套完善,還有園區干部的貼心幫扶及創業導師全程陪跑,解決各種企業發展難題。”內蒙古滟晴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賽世杰介紹,共享技術支持讓他們能夠把精力集中到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上。
高新區項目孵化服務中心副主任王會軍告訴記者:“園區積極引導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等各界力量參與共享實驗室的建設,形成良好合作開放的創新創業生態鏈。共享實驗室已為200余個科研、工程項目提供科技服務,中小科技創新企業共取得專利技術100余項。”
共享實驗室是“三清零”打好“服務牌”的生動實踐。針對企業所需,鄂爾多斯市深入開展“一對一”對口服務,面對面精準指導,實施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切實為企業提供優質科技服務,讓研發活動“活”起來。
“以旗區、園區為單元,與轄區內規模以上‘三無’工業企業建立‘一對一’工作對接機制,面對面服務指導企業投入研發資金、建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活動、產出科研成果。”邊東介紹,根據不同的企業類型、不同的研發狀況進行建檔立卡,實行“一企一策”持續跟進服務,有序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三清零”行動。
馮家舉表示,下一步科技廳將在全區范圍深入挖掘更多諸如“三清零”行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板,務實有效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讓“盆景”變成“森林”。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