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作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大部署,要求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現代化的工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最重要的基礎和核心。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大力提升工業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制造強國。
一、現代化的工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最重要的基礎和核心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骨干支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工業是立國之本,我國是個大國,必須發展實體經濟,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提高制造業水平。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作為主要物質生產部門,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我國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3%,近10年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34%,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我國之所以能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跡,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能有效應對大風大浪、贏得戰略主動,從產業發展角度看,工業起到了骨干支撐作用。
工業的現代化水平決定了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工業是科技創新主戰場,是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富、創新應用最集中的領域,其創新水平直接關系到產業體系創新水平。工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先進技術、原料、裝備和生產模式,對農業、服務業等其他領域創新發展也形成強大帶動效應。工業是能源資源消耗的主要部門,我國工業領域能源消費量占比三分之二左右,是實現產業體系綠色低碳轉型的重點。
工業是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基石。工業興衰是大國興衰的關鍵因素,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為后發國家實現趕超提供重大契機,也有一些國家,由于放松了對工業發展的堅持,陷入經濟增長緩慢、收入提升停滯的“中等收入陷阱”。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催生很多新產業新賽道,使產業體系發生系統性重構,誰能占得先機,誰就能乘勢而上,增強國際競爭力。必須牢牢把握新科技革命歷史機遇,加快提升工業現代化水平,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
二、我國正處于工業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期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建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大關,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優質企業和產業集群,有力支撐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也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大國博弈加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性問題加劇,我國工業發展面臨的外部風險明顯加大。同時,我國工業總體上大而不強,仍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高,產業基礎和重點產業鏈脆弱問題突出,一些高端產業鏈對外依存度過高,工業的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面臨挑戰。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歷史機遇,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釋放巨大發展動能,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巨大內需潛力提供廣闊空間,全社會重視制造業、發展制造業的氛圍加速形成,特別是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建成制造強國,不斷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提升工業現代化水平、建設制造強國的重點任務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錨定制造強國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補短板、鍛長板、強基礎、育集群、優企業,堅定不移筑牢制造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落實落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制定實施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發揮工業大省、重點市頂梁柱作用和重點區域示范帶動作用,著力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積極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促進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推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研究制定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指導意見,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筑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系統推進5G、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提升高鐵、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全產業鏈優勢。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推動人形機器人、元宇宙、6G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統籌推進補短板和鍛長板,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強化上下游協同攻關,發揮中試驗證平臺作用,化點成珠、串珠成鏈,加快形成現實生產力。深入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加快突破一批關鍵基礎產品和重大標志性裝備。
健全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一批制約產業升級發展的關鍵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優化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布局,建設一批中試平臺,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和成果轉化。
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實施制造業質量卓越行動,加強先進質量技術推廣應用,不斷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加快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加強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應用。實施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大力發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和綠色供應鏈。
加快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和產業集群。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完善中小企業政策體系、服務體系和工作體系,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完善先進制造業集群行業和區域布局,大力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努力營造發展制造業的良好生態。強化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政策導向,引導技術、人才等各類資源要素向先進制造業流動。深化產融合作、產教融合,培養大批卓越工程師和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動科技產業金融人才良性循環。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
(作者辛國斌 系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