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多地積極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實現工業經濟量質齊升,鞏固經濟恢復向好態勢。
山東:培育未來產業新優勢
最近,山東縱橫易購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的王志云體驗了一把在“云大廳”申辦拍賣相關業務許可。王志云對便捷高效的辦理過程贊不絕口:“找到想辦的業務,數字人全程陪伴式引導,很快就申報完成了?!?/p>
體驗提升源于去年7月上線的政務服務“元宇宙政務大廳”。該平臺由濟南市行政審批局攜手浪潮集團打造,是全國首個集元宇宙大廳漫游、數字人智能導辦、遠程云端幫辦于一體的智能政務服務大廳。
作為傳統制造大省,山東以產業集群培育未來產業競爭新優勢,依托各地科技、信息等產業條件,緊盯空天信息、元宇宙、人工智能等重點領域,加大培育支持力度,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
濟南率先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部署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齊魯空天信息研究院、山東未來網絡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已打造形成酸錘波導芯片、AIRSAT遙感衛星星座、濟南智算中心基地等一批重要成果。目前,濟南高新區已布局導航衛星、遙感衛星等重點星座建設,擁有山東產研院等科研機構,一批衛星應用企業也正在高新區快速集聚。
濰坊聚集了歌爾股份有限公司等元宇宙相關企業200余家。這些企業在元宇宙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擁有相關授權發明專利4000余項,形成了以硬件制造為引領、軟件開發與內容制造、應用場景協同發展的全產業鏈條。濰坊成立“元宇宙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依托歌爾等龍頭企業在虛擬現實領域形成的先發優勢,支持建設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制造基地(歌爾),加力提速平臺軟件、先進計算、區塊鏈等相關領域發展,不斷推動元宇宙產業迅速出圈。
2月3日,煙臺本土制造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我國南海海域成功將煙臺二號衛星等9顆衛星發射升空。山東長征火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偉介紹,捷龍三號固體運載火箭是我國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運載火箭,具備“一箭20星”能力。一枚火箭打造出煙臺的一個產業集群。在煙臺海陽市南部的東方航天港,一個集海上發射、星箭制造、配套集成、數據應用、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元級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正在崛起。今年,東方航天港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將達到年產20發固體火箭的能力,能有效支撐未來高密度的發射需求。
據悉,山東今年將在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應用、企業培強、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加大未來產業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創新金融產品,支持企業采用“風險投資+知識產權+研發服務”模式,加快產品開發與應用。以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集群、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等為載體,高水平建設濟南—青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撬動未來產業“拔節起勢”。(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上海:發力智能化融合化
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科技產業革命發展趨勢,新型工業化正在成為上海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在日前舉辦的上海市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上海進一步明確,要在穩定工業大盤中堅定轉型升級,堅持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起發力,加快構筑工業新優勢,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從關鍵核心技術源頭研發,到實現高端醫療影像設備零的突破,并在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落地,聯影醫療“破局”“成勢”“出?!钡拇罂绮?#xff0c;是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有效銜接的生動寫照。上海聯影醫療董事長張強說,國產高端醫療設備起點低,用戶一度對國產高端醫療設備普遍存在不信任心理。產、學、研、醫無縫銜接,政策面為國產設備提供了“用”的空間。
上海清醒地認識到,推進新型工業化,歸根到底要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工業企業。上海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開路先鋒,需要在新型工業化發展中領航先行,發揮引領帶動、關鍵突破和先行示范功能,以新型工業化做強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國際大都市現代化產業體系。
記者注意到,機器人已經成為上海創新鏈條上的一個典范。在中國寶武,“寶羅”工業機器人正在熱軋崗位上賣力工作。未來5年,寶武將分階段引入上萬臺不同功能的“寶羅”機器人。據了解,上海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已達260臺/萬人,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顧捷表示,公司的通用人形機器人已面世,公司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積累了不少核心技術專利。
在創新技術和成果持續涌現的同時,“工業上樓”“工賦鏈主”一系列新模式、新范式正在改變著上海工業產業的形態。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介紹,作為在全國率先布局工業互聯網的城市之一,上海已發布25家“工賦鏈主”培育企業。預計到2025年,上海將實現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診斷全覆蓋,數字化轉型比例不低于80%。
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大軍表示,創新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越來越重要。上海鈦米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潘晶也表示,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先導產業本質是通過技術創新挖掘新的市場,通過產業政策提前布局系統性地加速新產業的成長。
上海市市長龔正表示,今年上海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安徽:創新引領制造升級
近日,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離子阱量子計算平臺ION I在安徽合肥下線,正式交付用戶。國儀量子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項目負責人吳亞表示,該計算平臺基于用戶科研需求,充分整合真空、激光和光學、射頻和微波技術以及電子學系統等,進行了模塊化設計與標準化制造。它的首次商業化交付,標志著我國科研團隊在離子阱量子計算領域已具備了較高的研發水平與一定的產品化、工程化能力。
國儀量子的發展是安徽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縮影。2023年,安徽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突破5萬億元,同比增長8%;裝備制造業營業收入突破萬億元,達1.15萬億元;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24個月保持18%以上,占全部投資比重突破30%;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327戶,首次實現三次產全覆蓋。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獲悉,2024年安徽省將持續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建立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池,培育省級以上先進制造業集群、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深入推進汽車首位產業培育工程,支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突出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牽引,持續優化鋼鐵、建材、有色等傳統產業的行業結構、組織結構、產品結構;大力推進專班招引,完善“雙招雙引”方案和路線圖,力爭高端裝備產業、智能家電(居)產業簽約項目、總投資額實現新提升;發展服務型制造,積極培育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工業設計中心,爭創一批國家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培育增長新動能,推動機器人省產省用實現新增長,制定實施智能家電(居)、智能傳感器等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和鎂基材料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深化工業元宇宙、人形機器人、大模型賦能新型工業化等領域的研究。
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馮克金表示,2024年,安徽將大力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同時,安徽將突出融合集群,奮力在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體系上求突破。堅持改造升級傳統產業與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并重,以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為牽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大力構建“4+10”萬千億產業體系。 (經濟日報記者 梁 睿)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