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的枸杞紅了。
每年八九月是柴達木枸杞采摘季。戈壁灘上,一串串嬌艷欲滴紅枸杞掛滿枝頭,映紅了采摘工人的笑臉;枸杞生產加工車間里,在強勁電能的保障下,生產線滿負荷運行……
枸杞正紅時,戈壁啟歡歌。枸杞種植是最具柴達木特色的產業。在產業化發展的帶動下,柴達木枸杞成為戈壁灘上迸發生機與活力的“紅色產業”。
產業發展,電力先行。立足青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推動實施鄉村電氣化發展項目,加快電力在智能化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方面的應用,以農業電氣化服務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和高原特色產業發展。
紅彤彤的枸杞鋪滿地,村民在晾曬枸杞。汪曉剛?攝
可靠電?讓柴達木枸杞“越來越紅”
“柴達木的枸杞‘越來越紅’了,品牌越來越響,我們的供電保障責任也越來越大。”9月11日,在昆侖山下的格爾木億林萬畝有機枸杞種植基地,國網海西供電公司員工鄧驊馨和賀霏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基地生產動態,及時調整基地供電方案,并對種植基地的用電設備進行“義診”。
今年,柴達木枸杞種植面積近3萬公頃,可采摘面積2.26萬公頃,預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州枸杞鮮果總產量可達17.6萬噸。格爾木億林枸杞開發有限公司是海西地區枸杞種植龍頭企業,年產有機枸杞2000多噸,80%出口法國、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
在億林種植基地采摘現場,基地負責人趙明輝穿梭忙碌。他說:“電力助農讓我們種植基地與時俱進,向產業化、現代化加快發展。今年基地的有機枸杞種植又迎來了大豐收,這都離不開‘電力網格員’的悉心幫助指導,離不開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為了保障枸杞產業“紅紅火火”,今年以來,國網海西供電公司持續開展改善農村供電質量、優化農村供電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等行動,“電力網格員”深入田間地頭,幫助種植企業制定用電方案、排查隱患,并建立銷號機制指導企業規范整改,安全穩定用電,及時完成了13條線路“一線一方案”編制、13條線路的差異化綜合檢修,累計安裝分界開關30臺。
種植基地采摘忙,廠區車間生產忙。在十幾公里外的格爾木億林枸杞開發有限公司,剛運送過來的新鮮枸杞需要抓緊時間進行清潔、晾曬、烘干、色選、靜電毛發分離、金屬探測等一道道工序,隨后銷售到國內外。
“新鮮枸杞皮薄、汁多,極易爛果,必須在24小時內完成打包銷售,所以我們的生產線一天都不能停電停產。”格爾木億林枸杞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經理蔣芳說,“近期加工車間用電負荷增大,用電量增加,海西供電員工一對一、點對點指導我們開展用電設備規范自查,制定符合我們企業生產特點的服務檔案,保障了生產高峰期用電可靠穩定。”
充足電?讓“紅色產業”提能升級
充足的電力,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也是產業發展壯大的保障和動力。國網海西供電公司緊跟當地產業發展需求,助力枸杞“紅色產業”提能升級,從推動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出發,積極探索實踐“政府+電力+枸杞加工企業+杞農”的合作模式,賦能枸杞產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的高原新興產業。
工作人員在電氣化枸杞生產線上加工枸杞。汪曉剛?攝
都蘭縣是海西州重要的綠洲農業發展區,也是綠色有機農產品輸出地的主戰場。諾木洪鄉更是以“枸杞之鄉”而美名遠揚。“枸杞種植產業化,生產加工必須自動化、電氣化。我們的全自動隧道式烘干機24小時運行工作,實現了自動恒溫、自動排潮,而且能耗低,烘干效率高、速度快、產量大。”都蘭縣諾木洪枸杞烘干廠負責人鄭顯民說,“這多虧供電公司的‘開門接電’服務,讓我們的生產一天都沒有耽誤。”
“助力枸杞產業發展,我們加快建設堅強農村電網,大力開展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農業致富項目開通了綠色通道。”國網海西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鄧斐杰說。在枸杞采摘前,供電部門提前做好負荷調控,安裝臨時變臺,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枸杞深加工企業安裝、檢修電力線路及電氣設備,推廣帶電作業,實施帶電接火和帶電消缺,保障企業正常用電,為農村產業發展和農民致富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有了充足的電力保障,海西州近百家枸杞企業已建成了制干、色選、包裝等生產線,形成了從種植、管理、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鏈條和有序競爭的良性發展體系,開發出凍干枸杞、枸杞汁、枸杞籽油軟膠囊、枸杞酒等系列產品,“紅色產業”正向著更高效、安全、循環、集成的農業綠色發展產業體系邁進。
帶著高原特有的品質,柴達木枸杞紅遍國內外。助力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正加大農村供電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動鄉村電氣化,探索推進零碳鄉村建設,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