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時節,麥浪滾滾,在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的江蘇夏糧收獲現場,可以感受到滿滿的“科技范兒”。匯聚了衛星遙感、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種植“云”、農機“云”等“十朵數字云”,作為江蘇數字新農具,正在為夏糧豐產豐收和顆粒歸倉提供科技支撐。
不只是江蘇,很多地區也正以農業科技為驅動,為糧食生產賦能添智,推動科技創新成為提高糧食產能的根本途徑。但也要看到,我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結構性矛盾、區域布局不平衡問題仍比較突出,在一些地區,農業機械裝備多而不精、智能化水平不高,農業科技人才匱乏,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亟待提高。
夯實糧食豐收基礎,端穩端牢“中國飯碗”,利器在科技創新。要通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集聚農業科技人才,強化農業基礎研究能力,推進機械設施、技術更新換代,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農業生產力。
首先,強化農業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各地應依托農業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等科創平臺,聚焦生物育種、智能農機、有機農藥、立體農業等重點領域,加強主要農業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在核心種源、農機裝備等領域發力,補齊短板弱項,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級。例如,得益于科技創新,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已成為支撐江蘇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江蘇各糧食主產縣均實現全程機械化,全省擁有農業機械500余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5360萬千瓦。近年來,江蘇又給農機裝上智能“眼睛”和“大腦”,農業種植生產實現了從“鎬鋤鐮犁”到“智慧農機”的變革。
其次,著力推動農業核心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和應用。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融入大市場,各地應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構建“政府+科研機構+企業”模式,通過技術轉讓、項目合作、共同研發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依托產品博覽會、品種觀摩會、技術測產會、簽訂轉化協議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按下“快進鍵”。
此外,還需加強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應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聚焦農業科技創新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務,構建梯次合理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優化考核評價機制,探索和實踐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營造農業科技人才成長的“軟環境”,多渠道全方位培養、引進和使用人才,讓更多農業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大顯身手。同時,建設高素質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隊伍,通過實踐教育和科技創新相結合的方式,打通科技強農“最后一公里”。?(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蔣 波)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