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是從五十多年前,美國國防部建立的ARPANET計算機網絡開始的。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也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我們在云計算、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5G的商用,標志著我們進入了“泛在化”時代。隨之而來的還有工業互聯網、可信互聯網、價值互聯網、算力互聯網業務的發展。可以說,這些互聯網新業務,已經向實體經濟、實體行業的應用進軍了。
在互聯網的發展中,還伴隨著數字化的發展。現在,數字化發展逐漸從消費走向了實體產業應用。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正在不斷增強。以5G為例,5G的高帶寬、低時延,可以實現把物聯網感知的數據第一時間傳給人工智能,然后人工智能可以立即反饋給執行端。可以說,5G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通了數據的全鏈條,從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到分析決策的應用,發揮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
“物超人”的時代到來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移動通信聯接的手機數已經被聯接的傳感器數超過了。在過去的2G和3G時代,窄帶物聯網數據率只有每秒20KB和每秒250KB。在4G時代,物聯網傳輸能力提升到了上行每秒5MB,下行每秒10MB。到了5G時代,物聯網傳輸峰值速率已經提高到了每秒100MB。舉個例子,在5G時代,一個工人如果戴著AI眼鏡,當他一拿起某個產品就能馬上知道這個產品合格不合格。這就是上面所提到的,5G的高傳輸速率可以實現把物聯網感知的數據第一時間傳給人工智能,然后人工智能可以立即反饋給執行端。
還有,如果將5G與工業互聯網相結合,還能利用5G核心網用戶面和控制面分離的特點,把用戶面功能下沉到企業。這樣,可以保證企業數據的核心秘密不泄漏。
當前,我們要加強數據流動的管理,特別是跨境數據流動的管理。原來IP流里的數據是什么類型,我們根本不知道,也沒有標注。現在可以在IP流里給數據進行定義,并且還可以通過IPv6技術了解數據的流向。
隨著5G與IPv6技術的發展,5G的物聯網模塊,可以與5G的CPE(客戶前置設備),或者5G的無線路由器結合,并把它轉成WiFi或者轉成工業以太網,連接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再控制生產裝備。其相關程序還可以通過云控來下達。
當然數據也可以收集、匯集到5G的網絡,再到核心網。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通過核心網組成一個5G的局域網。這就是說,盡管企業用的是運營商的5G網絡,但這個5G局域網完全可以由企業控制。企業可以用這個5G局域網開發業務,并且還能保障業務的安全。
實際上,5G+工業互聯網,就能構建一個數實融合的平臺。因為,很多企業都要利用“云”技術,但未必要自己建“云”,也不需要自己建設工業互聯網的大平臺,甚至不需要有企業大腦,只要通過5G+工業互聯網就可以實現數字化轉型。
現在,許多企業都需要用人工智能進行數字孿生、工業設計、藥物仿真、電網建模、視頻生成、動漫渲染,但并不都需要自己去買或者建設大量的算力,也并不需要自己去買更多的算法軟件。企業可以單純作為算力網的業務消費者,通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支持,通過算力網的控制面,連到IPv6的通信網絡,進而連到下面的IDC(互聯網數據中心)。
在實際應用中,客戶可以通過中心網向IDC提出計算請求,利用IDC提供的付費或者免費的模型算法、數據和算力,將最終計算結果通過網絡反饋給客戶。
實際上,60年前就有人工智能了,但人工智能被大家所熟知,是在1997年。當時,IBM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深藍”戰勝了人類國際象棋冠軍。IBM后來還想制造一個機器人醫生,但是由于當時的技術不成熟,最后失敗了。2016年,人工智能AlphaGo又在圍棋領域大勝人類的圍棋棋手。一年之后,人工智能AlphaGo Zero甚至可以做到不學圍棋棋譜,只學規則就能下圍棋。
2022年末,ChatGPT誕生了,這是生成式AI的代表。“生成式”可以做到前面的數據不需要標注,后面也不需要人來介入。所以,ChatGPT的誕生使得AI技術又有了新的提高。未來,我們還要在人工智能里加強可解釋性,實現知識和數據雙輪驅動,甚至加入類腦。
未來的通用人工智能可以將在單一任務訓練中得到的神經網絡模型遷移學習,進而適應新任務。也就是說,同一模型可接收文字、影像、語音等多模態數據并融合,對特定任務只需動用模型中相關部分來解算,無須全啟動。這樣可以降低人工智能在實際應用中的成本。
現在,在ChatGPT基礎上發展的GPT-4已經從語音和文字對話擴展到圖像輸入。未來,這項技術還可以擴展應用在視頻、X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等沉浸式技術的總稱)的生成方面。此外,ChatGPT的發展還將為虛擬數字人增加行為感知能力,完善知行合一的認知過程。
當前,中國具有全球最多的網民,以及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是寬帶化滲透率最好的國家之一。我們在數字經濟的發展上,要注意“梅特卡夫效應”。“梅特卡夫效應”來自同名的梅特卡夫定律,指的是網絡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表現為數字經濟的強滲透性。根據以上信息可以預估,我國的數字經濟具有最大的“梅特卡夫效應”。所以,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將能以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根據麥肯錫研究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字化突破性技術應用每年將帶來高達1.2萬億到3.7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價值,高度數字化轉型將使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長率較平均水平提升2.4倍。埃森哲的研究也顯示,中國工業互聯網累積到2030年,將促進GDP較常規預測水平提高1.3%。
當前,互聯網進入了IPv6的主導期,人工智能則進入了AI機器的時期,這些都預示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具有更強勁的創新能力。并且,通信的三大定律(摩爾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吉爾德定律)也將更進一步驅動數字經濟的高創新性、長滲透性和廣覆蓋性。
?(鄔賀銓 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