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云計算的結合,帶來云計算的第三次浪潮。”10月31日,在浙江杭州舉行的2023云棲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云創始人王堅在主題演講中提出,這股浪潮有可能要幾十年才能達到高峰。回顧云計算的發展歷程,他認為,前兩次浪潮中,云計算先后與全球互聯網、相對傳統的企業產生聯系、形成變革。而在2023年,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有了集中的體現和爆發,GPT模型的出現使得計算機對科技創新的革命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助力千行百業智能創新
掌閱科技對核心業務進行云原生改造,向讀者提供AI對話式讀書功能;喜馬拉雅打造智能創作工具“云剪輯”,方便創作者將音頻轉文字,提高剪輯效率;吉利汽車通過云計算回收海量數據并加以分析學習,搭建多種仿真模擬環節反哺測試……穿行在2023云棲大會的展館之間,多樣化的用云場景令人目不暇接。
在云計算+AI的技術驅動下,云原生企業、深度用云企業、傳統行業云上轉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主體順勢而為,形成諸多創新應用實踐以及前沿探索。
據了解,本屆云棲大會設置人工智能、云計算和產業創新3個展館,匯聚近240家云計算產業生態企業,展出超過3000項技術和產品,涉及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數字電力、消費電子、車云智聯、智能制造、云上零售等領域。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認為,隨著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術的迅速發展,智能化時代正在開啟,AI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生產力,并對算力提出更高要求。
業內人士認為,基礎模型的質量很大程度決定了AI產業化的前景。訓練大模型則是囊括了算力底座、網絡、存儲、大數據、AI框架、AI模型等復雜技術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強大的云計算體系訓練出高質量的大模型。
通過大模型提升用云體驗
如何進一步推動大模型在千行百業集成落地?阿里云首席技術官周靖人表示,隨著大模型技術與云計算本身的融合,希望未來的云可以像車一樣,也能夠自動駕駛,大幅提升開發者使用云的體驗。
大會現場,一站式大模型應用開發平臺——阿里云百煉發布,該平臺集成國內外主流優質大模型,提供模型選型、微調訓練、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務和全鏈路的應用開發工具,為用戶簡化了底層算力部署、模型預訓練、工具開發等復雜工作。
依托該平臺,開發者可在5分鐘內開發一款大模型應用,幾小時即可“煉”出一個企業專屬模型,開發者可把更多精力專注于應用創新。
目前,朗新科技、亞信科技等企業已率先在阿里云百煉上開發專屬模型和應用。比如朗新科技在云上訓練出電力專屬大模型,通過開發“電力賬單解讀智能助手”“電力行業政策解析/數據分析助手”,提升客戶接待效率,降低投訴率。
王堅認為,類比100多年前的電力革命,云計算和GPT模型的關系就像電和電動機的關系。正如電動機消耗大量電力,云計算的算力會被GPT模型消耗,從中可以想象出云計算對未來發展的基礎性意義。(洪恒飛 本報記者 江 耘)
科技日報杭州10月31日電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