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古人用算籌計算著千里萬里。如今,AI大模型卻能在分秒中容納下時空日月。
2023年,是AI大模型爆發元年,乘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風而來,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并持續火熱。科技大廠、中小企業、科研院所紛紛入局,試圖在這塊已成“兵家必爭之地”的新藍海市場占據有利位置。在將被技術重塑的未來,AI會帶來顛覆式創新還是漸進式迭代?又會給企業、產業以及資本市場帶來哪些新動能?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發現,截至12月24日,A股69家AIGC概念股的市值合計為8182.47億元,較年初增加2194.49億元,其中55家公司股價實現上漲,下跌公司數量僅14家。從資本市場層面來看,大模型的風,已然吹來。
“大模型遍地開花,人工智能的黃金十年自此開啟。”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胡學燦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將極大地改變整個社會經濟以及產業生態,成為另一種生產力。”
AI引發“百模大戰”
回顧2023年,自3月份ChatGPT-4上線后,國內科技企業紛紛跑步入場。百度“文心一言”、阿里巴巴“通義千問”、華為“盤古”、360“智腦”、昆侖萬維“天工”、京東“靈犀”、科大訊飛“星火”、騰訊“混元”、商湯“日日新” 等大模型先后登場,AI終端百花齊放。截至2023年10月初,國內公開的AI大模型數量已經達到238個,從“一百模”升級至“二百模”。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人工智能企業都希望把握住AI時代機遇,紛紛圍繞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和專家領域大模型等提前布局,造就了“百模大戰”。目前,大模型產業整體上處于技術創新的活躍期。
“與早期的人工智能模型相比,今年我國大模型在參數量上取得了質的飛躍,復雜任務建模能力整體提升,學習能力、泛化性更強,具備了更高層次的認知互動能力。”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元宇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相較于通用大模型,許多中小企業為在行業取得一席之地,相繼發布深耕行業、具有專業能力的垂直大模型。其中,攜程發布旅游行業“攜程問道”,蜜度發布智能校對領域“蜜度文修”,網易有道發布基于教育的“子曰”,京東健康發布醫療健康行業的“京醫千詢”,螞蟻集團發布金融大模型……推動人工智能從感知走向認知、從識別走向生成、從通用走向行業。
“用戶增長放緩是事實,早期爆炸式增長是不可持續的。大模型要融入千行百業,讓產業從AI化中收獲價值,才能成為廣泛的剛需,這是下一步的增長空間。”螞蟻集團副總裁、金融大模型負責人王曉航如是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發展大模型的關鍵是抓住場景紅利,目前國產大模型的能力在垂直領域已經夠用,最大的機會是將大模型向產業化、行業化、垂直化,深度定制方向發展。
量子位智庫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GC產業市場規模約170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元級別。“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核心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企業數量超43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表示。
“百模大戰”漸漸步入下半場,“群模時代”來臨。
商業化加速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當下的大模型訓練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尤其是參數量越大的模型成本越高。比如OpenAI(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的語言模型ChatGPT-3,僅每天運行成本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
隨著互聯網和科技企業不斷增加大模型參數,傳統企業對于數智化轉型需求的增加,導致算力需求大幅上漲。并且,由于高端芯片獲取難度大、公共算力建設不足,算力租賃進入新一輪漲價周期。其中,并濟科技、中貝通信、匯納科技等公司在近期宣布算力服務收費大幅上漲,這也導致大模型的研發成本進一步提升。
在龐大的資金壓力下,大模型企業不得不加緊步伐尋找一條商業化之路。事實上,部分老牌互聯網企業的大模型商業化路徑目前已較為清晰。
趙剛告訴記者,大模型商業變現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企業通過大模型平臺使用費變現,采取按使用時間計費或按信息量計費,主要面向個人用戶;二是企業通過大模型App應用定制化開發和部署收費變現,主要面向企業用戶,用戶內部的數據也被用于訓練大模型,并針對企業營銷、產品設計、客戶服務等業務需求開發定制化大模型應用,幫助用戶實現降本增效目標;三是企業通過廣告等增值服務變現,擁有海量用戶的大模型平臺發揮流量入口優勢,借鑒互聯網模式,發展廣告等增值業務。
例如,百度在今年基于文心大模型重構了旗下多條產品線,將生成式AI作為輔助功能,嵌入原有業務,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在文心一言App、新場域、新搜索等方面的變現,百度將會逐步建立一些付費方式,比如文庫輸入法已經有了付費版本。”百度集團副總裁、移動生態商業體系負責人王鳳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目前大模型商業化的路徑較為清晰,國內廠商也都在積極探索,但大模型的商業化之路,不能僅限于商業模式的探索嘗試,更在于解決大模型發展的底層問題。”多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雖然大模型商業化之路道阻且長,但曙光已現。三六零2023年半年報顯示,“360智腦”大模型已經開始創收,金額近2000萬元;商湯集團也公布,生成式AI在上半年相關收入增長670%;美圖表示,大模型拉動公司上半年利潤增長3.2倍。
“事實上,大模型的開發并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企業心甘情愿地為之付費。”富春山資本(香港)董事總經理陳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只有真正能解決企業需求的大模型才會獲得青睞,例如好未來、面壁智能等企業用百度智能云的服務完成了大模型的訓練開發和優化,提升了自身大模型效果,為企業降本增效,確實帶來了便利,所以企業的付費意愿也非常高。
“未來大模型會體現為一種無所不在的智能服務,商業化模式將非常豐富。它可以被嵌入各種軟硬件系統,如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等,以智能產品的方式進行商業化,也可以被部署在云端,重構現有商業邏輯,提供商業化的大模型云服務和各種智能App平臺應用。”趙剛認為。
向多模態趨勢進發
雖然各類大模型層出不窮,但不斷優化升級,推動行業進步仍是各大互聯網公司的主攻方向。近期,大模型由單模態向多模態升級已成為行業熱點,多家公司多模態AI走紅。
11月份,OpenAI發布了GPT-4 Turbo并且開放了GPTs,再次顛覆行業,揭開AIGC應用生態序幕。《達摩院2023十大科技趨勢》顯示,建立統一的、跨場景、多任務的多模態基礎模型會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主流趨勢之一。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多模態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必經之路。模態數據輸入可幫助模型能力和用戶體驗提高,允許多模態數據輸出也更符合真實世界需要。在數據、算法及算力上的要求都要高于單模態,這一波自然語言大模型發展為其他模態提供了技術參考,行業有望加速發展。
雖然大模型在今年引發互聯網行業變革,但整個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積累與沉淀尚有不足。對企業來說,如何在行業站穩腳跟,切實解決用戶需求,以及商業化變現仍值得繼續探索。
展望未來,艾媒咨詢集團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不能盲目跟風,需要解決自身已有的基礎產品和用戶群體在AI領域的訴求。而目前的大模型區別不大,用戶難以區分與抉擇找到適合自身的產品。在未來,企業只有通過優化大模型產品去提高用戶工作效率,減少生產成本,切實地為客戶解決問題,才能脫穎而出,這也是大模型真正的發展方向。
趙剛預判,未來大模型的發展將有三大趨勢,一是通用大模型性能提升和優化進一步深入,大模型將進入萬億參數,采用萬卡以上集群進行訓練,性能進一步提升,同時圍繞不同應用場景進行模型調優;二是大模型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將進一步提升,應用將從簡單智能應用向復雜智能應用邁進;三是大模型的超級應用將出現,將整合內容生成、語義理解、推理、記憶、自主意識等能力,提供體驗感極強的智能服務,智能數字人或機器人等將成為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標配。
從通用大模型到垂直大模型,從單模態向多模態融合,AI生成技術不斷迭代,加速應用落地和商業模式創新,已是大勢所趨,未來已來。(本報記者 袁傳璽 見習記者 梁傲男)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