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帶網絡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近年來,隨著5G網絡、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云計算等加快發展,推動寬帶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信通院”)1月2日消息,日前,中國信通院發布《中國寬帶發展白皮書(2023年)》(下稱《白皮書》),分析技術趨勢和政策重點扶持領域,研判寬帶演進的趨勢和方向。
《白皮書》預計,到2025年,我國5G輕量化(RedCap)連接數有望實現千萬級增長;到2028年,4G/5G物聯網在移動物聯網中的占比將達到60%,成為移動物聯網主流,光聯萬物能力持續增長。
完善頂層設計
支持應用創新
在強化網絡供給,夯實技術產業基礎方面,近年來一系列政策陸續出臺。2023年2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加快5G網絡與千兆光網協同建設,深入推進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也加緊推動相關政策接續,2023年4月份,《關于推進IPv6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推動打造IPv6技術、網絡、設備應用,構筑下一代互聯網創新發展新優勢;2023年5月份,《關于進一步深化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促進“雙千兆”網絡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進一步拓展跨行業共建共享范圍,優化基礎設施布局。
此外,支持應用創新的行業政策也不斷出臺。在文化旅游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于加強5G+智慧旅游協同創新發展的通知》;在醫療健康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持續開展“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寬帶網絡+健康鄉村”應用試點等;在5G輕量化方面,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推進5G輕量化(RedCap)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發展的通知》,促進5G RedCap在工業、物流、港口、車輛網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白皮書》表示,過去一年,在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共同驅動下,實現寬帶基礎設施演進優化、技術產業健康發展、賦能作用充分彰顯,務實推動5G網絡、千兆光網、數據中心等寬帶基礎設施進入規模化部署和應用新階段,帶動社會生產方式變革、生產關系再造、生活方式巨變,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和推動社會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基石。
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元宇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陳曉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5G和千兆光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提高網絡帶寬和連接速度,滿足海量數據的快速傳輸需求,寬帶基礎設施是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萬物互聯
需要寬帶基礎設施不斷建設
《白皮書》分析認為,隨著寬帶演進呈現感傳算一體化趨勢,消費領域將迎來多樣化全新體驗。包括對視頻類應用支持的增強,全息互動、裸眼3D、超高清視頻等數字技術有望加速滲透,滿足多層次、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手機、電腦平板等硬件設備將持續升級,預計2024年,裸眼3D手機將問世并進入大規模商用時代,未來3年至5年,基于AR/VR等新型終端的沉浸式應用將加速普及。
北京社科院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對于網絡帶寬、數據傳輸速度、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因此需要持續完善寬帶基礎設施以滿足這些需求。
王鵬說:“未來萬物互聯的需求還需要一系列支持,包括全面覆蓋的網絡寬帶基礎設施,以確保各類設備和傳感器能夠實時、高效地進行數據傳輸;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以支撐海量數據的處理和應用;完善的數據安全和管理體系,以保障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顯然,寬帶作為新時代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發展速度正進一步加快,尤其是在相關政策推動下,“千兆城市”建設持續擴大千兆光纖網絡覆蓋范圍,5G網絡質量不斷提升,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10月份公布,我國5G基站總數達318.9萬個,5G行業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
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對記者表示,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第一大5G網絡。5G和千兆光網在礦山、港口、電力等重點行業的規模化推廣,以及自動駕駛和工業互聯網等場景應用的不斷落地,推動寬帶基礎設施的新技術應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