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備案的博物館達162座,約每1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昨天發布的上海市博物館年報顯示:在申城,逛博物館正從生活新風尚逐步進階到“精神剛需”。
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如約而至。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強調了博物館在賦能美好生活和推進社區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這也是滬上博物館正在努力的方向——通過探索以人為本的打開方式,吸引更多人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并與他們建立更多元、更廣泛的文化鏈接,為各年齡段人群帶來美好體驗。
曾經“高冷”的博物館正在變得“觸手可及”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在上海,曾經“高冷”的博物館正在變得“觸手可及”。一個直觀的標準是與觀眾之間的物理距離不斷縮短。以昨天的國際博物館日為例,滬上125家博物館免費或半價開放,讓人們近距離感受這座城市獨具魅力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其中,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汽車博物館、上海玻璃博物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等原本收費的場館免費開放。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觀復博物館等半價開放。事實上,滬上有超過100座博物館常年免費對外開放——只要市民游客愿意,天天都可以是國際博物館日。
不僅敞開展廳的大門,申城的博物館還與市民游客共享公共空間。比如,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近期打開圍欄,向公眾開放東樓(原跑馬總會大廈)和西樓(原跑馬總會行政辦公樓)之間的景觀庭院,還在其間開出了一家別具風情的海派咖啡館。“這個地方老靈額!以前如果不是來看展覽,都進不來,現在圍欄沒有了,黃陂北路的門也打開了,進出方便自由。”雖然剛下過一陣雨,江阿姨還是和往常一樣,帶著89歲的母親來到庭院內,點上一杯飲品,愜意地享受下午時光。江阿姨就住在隔壁的江陰路,自從這個人民廣場“最美庭院”對外開放后,只要母親精神尚可,她便會在午睡后帶母親先來這里坐坐,再到周邊轉轉,走累了再回這里歇歇腳。
“這是建筑群落90年來首次向公眾不設限開放,它們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最大展品。”館長周群華表示,撤掉圍欄,是希望市民游客在近距離閱讀建筑中體驗上海“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切身感受這座城市的開放、包容。這也是時代對博物館提出的新要求——更主動地融入城市,嵌入社區。當天,該館與上海市旅游行業協會及試點5A旅行社簽訂合作協議,率先試點“博物館向持證導游開放帶團講解”。這在上海是首次,在全國范圍內也是創新,意在推動文旅更深入的融合,為市民游客帶來更多維度、更多層次的博物館體驗。
暖心故事背后,是博物館與觀眾的雙向奔赴
“上海正在以‘上海大博物館計劃’為戰略牽引,充分依托城市博物館的資源優勢,堅持文旅深度融合,對標卓越全球城市,全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之都’,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功能完備、體制完善的博物館體系,更好賦能美好生活、點亮城市未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上海市文物局局長方世忠說。
昨天舉行的上海市“5·18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最感人的一幕出現在“博物館榮譽市民”故事分享和頒證環節。走上臺的,有從2010年上海世博會到世博會博物館累計提供志愿服務超過一萬小時的胡行方,與上海玻璃博物館共成長的父女張然、張梓萱,社區博物館的滬語志愿講解員——年近八旬的老陳,培育一批批中小學教師應用博物館資源踐行“大思政課”的華東師范大學中外博物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莊瑜。
他們分享的故事,是博物館與觀眾雙向奔赴最生動、最溫暖的注腳。從女兒張梓萱讀幼兒園開始,張然每到假期就會帶她來上海玻璃博物館。“有人問為什么我們喜歡博物館?理由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我女兒心里埋下了對于美、對于想象力、對于一切人類所創造的美好的種子。在博物館里,孩子們懂得要為夢想去不斷努力、不斷創造。”去年底,上海玻璃博物館閉館一周,父女倆各給館長寫去一封長信,對該館的境況甚是關切。收到來信的那一刻,館長張琳很是感動,并提筆寫下回信。“觀眾真摯的來信,是對博物館人最好的激勵。”張琳透露,該館將在全市率先踐行元宇宙理念與技術的文博應用場景,形成與現實世界映射交互的虛擬世界,亦是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為觀眾創造“藝術與科學融合”的探索體驗。
而上海玻璃博物館所在的寶山區當天也啟動了“博物館感恩計劃”,將堅持“反哺”理念,給予反復參觀者、熱忱的志愿者、博物館建設者、館藏捐贈者不同種類的感恩回饋,推動區域內近30家文博場館走向“觀眾友好型”。
業內人士指出,能成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標,一定是有溫度的,能讓更多人體會到歸屬感,這是博物館的凝聚力所在。和時代同行、與城市共生,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及社會的團結包容,博物館能做的還有很多。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