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院門這條古韻悠長的巷子里,山河的遼闊與人間煙火的溫馨交織,漫步其中,會遇見白發蒼蒼的老者,筆走龍蛇,街道兩邊,城市的攤販們也在速寫描畫,細致勾勒,賦予了這片古巷別樣的生動與活力。
而在書院門里,有這樣一位隱士,他可能和你想象中的多數書法家不太一樣。
“這個字寫得不滿意,不要留。”話還沒說完,就把剛寫完的紙輕揉成一團丟在一邊,他轉身走進人群,撲面而來的是正氣凜然的風度。
他語調輕柔,語氣卻十分堅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那雙洞察世事而又敏銳的眼睛。
常言道“字如其人”,字跡往往能映照出書寫者的內心世界與獨特氣質。
張璐茗先生五歲時便癡迷于書法,兒時就在家鄉名噪一時,后師從中國書法蘭亭獎· 終身成就獎——周慧珺先生,研習帖學及行草書,至今也練了三四十年,他廣收眾長,幾十載潛心翰墨,各種書體兼長,初從米芾、黃庭堅等,兼顏真卿等名家法帖,習曹全碑、禮器碑、乙瑛碑,融古今名家精華于一身,個性強烈而又不失傳統,融古出新,超然卓立,自成一家。
2023年夏,璐茗先生前往西安,途徑書院門,濃厚的書畫藝術氣息深深吸引了他,深耕的想法在那時就產生了萌芽。
“喝酒時看不到璐茗先生,那他一定是在寫字。”這是身邊朋友對他一致的評價,他說:“寫書法的人一定要真,我開心時候寫字,悲痛時也寫字。”在他的書法作品里,會看到一位俠客時而在山河間自在游走,酣暢飲酒一醉方休,時而拔劍斬蒼穹,如龍吟般的劍鳴呼嘯,時而在月光下靜靜獨奏,清風明月,撫琴品茗。
璐茗先生雖研習碑帖,卻師古不泥,他的隸書既不同于曹全碑的柔和飄逸,又有別于禮器碑的瘦硬剛健,承習乙瑛碑沉著厚重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個性,筆勢穩健干脆,清勁秀雅,革新的同時又不失法度。顯而易見,這是他錚錚鐵骨中的細膩柔情。
正如他本人一樣,四十春秋,藝海泛舟,始終字里行間流露的是真性情,既有力道又富有內涵,踏實而硬朗,威嚴而莊重,不禁讓人心生敬畏。他書寫迅疾,爽快利落,在痛快淋漓的節奏下,又能在細節上體現轉折提按的多變,舒朗得體,氣韻生動,非儒者而不可得。
中國漢字,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不僅是其深厚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的特有符號。探尋其根源,許是因漢字之美,其形態的獨特和結構的嚴謹,更在于其承載了千年文化的厚重與深邃。而毛筆書寫的藝術,更是將漢字之美推向了極致,每一筆一劃都透露出書寫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盡顯豐神綽約之態。這種美感更是要求追求書寫過程中的自由與表達,從而賦予漢字書寫以迥異的美感。
而從璐茗先生的書法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不拘一格的他,不僅僅是個人情趣的流露和意向的表達,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敬畏。盡管每一幅書法作品都展現出風格迥異、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但當我們細細品味那雋秀灑脫的筆鋒時,更能深刻感受到他對于作品的完美的追求和個人風格的堅守,而這樣的初心始終貫穿于他的創作之中,成為他書法藝術的獨特印記。
觀其作品,筆觸流暢之中又透露出揮灑有力的韻味,每一筆健拔灑脫而又不失飄逸之美。仿佛渾然天成,給人以暢快淋漓的觀賞體驗,通篇用墨考究,筆鋒變化多端,字里行間洋溢著雄渾之氣,仿佛能夠感受到書法家內心深處的錚錚風骨與情操。
他以書為媒,思接古今,與往圣通心,與先賢對話,他的書法作品以大寫的人格成就力透紙背的風骨,博得國內外書友的肯定,許多作品被企業家收藏。
璐茗先生的書法,令人驚嘆于其遒勁瀟灑的筆觸,結體靈秀而生動,筆意奔放自如,宛如江河奔流不息。其運筆之勢如行云流水,毫無滯澀,章法錯落有序。整體布局完美無瑕,無論是字與字之間的間距,還是行與行之間的呼應,都達到了極致的和諧與統一,非凡的功底,獨創的風格,神、氣、骨、肉、血五者合一,令人嘆為觀止。正所謂字如其人,做人做事有節有度而又曠達豪邁,從容不迫,具陽剛正氣之象。
事實表明,璐茗先生已然將人生的涵詠傾注于筆墨之間,化為筆下的文字,泄性情于毫端,凝睿智于筆墨。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