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鵝洗衣機又火了!”無錫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無錫本地生產的小天鵝洗衣機,曾是全國知名大品牌,自去年出口俄羅斯市場后,銷量快速上漲。今年以來,通過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以下簡稱無錫樞紐)大力支持,大約每周出口30個集裝箱,達到7000臺洗衣機,全年出口量估計不低于30萬臺。
今年7月,無錫樞紐成功入選 2023 年新一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獲得國家正式批復,以此為契機,無錫現代物流業發展駛上“快車道”。據統計,去年3月至12月,無錫樞紐出口貨物僅約1.4萬噸;今年1月至10月,出口貨物已超過5萬噸,運量同比翻了好幾番。今年以來,為配合新能源整車出口,無錫樞紐與上汽大通公司合作,將新能源車電池含電量控制在65%以下,整車出口得以順利展開;同時,也在加大光伏、儲能產品和新能源車材料出口力度,這條綠色供應鏈逐步成形。
今年11月19日,無錫國家物流樞紐發展論壇舉行,吸引了來自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領導及專家以及省、市、區相關部門領導,國內優秀物流園區企業代表200 余人共聚一堂,圍繞“聚焦產業融合 提升樞紐能級”主題展開研討交流,共商無錫國家物流樞紐發展大計,擘畫未來藍圖,探索新發展格局下樞紐經濟發展的“無錫路徑”。現場,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正式揭牌,多個無錫樞紐項目簽約落地,進一步深化了無錫樞紐能級的交流合作。
“跑起來”,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新格局已初具規模
近年來,無錫圍繞“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做優做強樞紐經濟,打造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物流與供應鏈組織樞紐”的方向,掀起“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熱潮,打造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無錫樞紐位于江蘇省惠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惠山區洛社鎮),占地面積約 3.44 平方公里,作為國家級建設項目,包含兩個具有互補性的片區,即西站物流園和石塘灣鐵水聯運物流園,整合了鐵路貨運場站、內河作業區、倉儲配送設施、貿易流通設施等,圍繞干支配一體化、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國際服務功能協同、物流樞紐公共信息平臺等,采用“基礎設施政府主導、項目建設市場主導、樞紐運營企業聯盟”的綜合開發模式,聯合中歐班列、生產資料供應鏈組織、第三方物流、倉儲物流、物流信息平臺等業務板塊的骨干企業,實現物流設施高效銜接和一體化運作。
“選址洛社鎮打造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是綜合發展考量的結果。”無錫市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樞紐毗鄰惠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惠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制造業集聚區,擁有連接京滬鐵路、新長鐵路的鐵路專用線,高效快捷的區域高速公路網絡,以及通江達海的區域中轉樞紐港,公鐵水聯運無縫銜接,生產服務型特征明顯,物流設施建設已具規模,物流服務功能較為完善,制造業物流需求旺盛,具備天然的建設優勢。
從區位上看,惠山高新區(洛社鎮)優勢明顯,位于滬寧中心,處于無錫與常州兩市交界,南臨太湖、北接長江,距上海、南京各 150 公里,是蘇錫常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樞紐。近年來,惠山高新區(洛社鎮)主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綜合實力不斷攀升。2022 年,以 77.57 平方公里的區域總面積,創造了 226 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總產值 464.3 億元。
“走出去”,無錫“樞紐+”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場景
作為一個戰略性項目,無錫樞紐將為區域經濟第二次騰飛奠定基礎。其以“一帶一路”倡議為先導,以政府和市場合作雙驅為動能,以綜合性物流平臺為依托,以“內盤存量、外拓空間”為展開,以產業鏈與供應鏈融創發展為縱深,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無錫模式”,助推區域經濟快速轉型升級,躍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
無錫樞紐以西站物流園為核心載體,聯動石塘灣鐵水聯運物流園,按照“一園兩區”布局建設,加快存量提升、增量補缺、現代化轉型,將無錫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為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公鐵水聯運樞紐、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供應鏈核心樞紐、華東地區大宗生產資料物流與貿易樞紐。
“繼續探索新發展格局下樞紐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談到未來打算,無錫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十年,無錫國家物流樞紐正式揭牌將深度鏈接無錫與“一帶一路”沿線尤其是中亞各國城市間的物流網絡,無錫樞紐將以“筑載體、暢通道、強鏈條、促融合、育生態”為抓手,以賦能、合作、融創、增量、補缺等為突破口,其中,以“樞紐+”通道、平臺、供應鏈、產業的全新方式,打造智慧物流、資源優化、綠色產業、對外開放新高地,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化“一帶一路”通道沿線開放合作。
據估計,到 2025 年,無錫樞紐年貨物吞吐量預估將達 1500 萬噸,中歐(亞)班列開行數量達 200 列,集裝箱運量達 10 萬標箱;鐵海聯運班列開行數量達 300 列,鐵水聯運比例達40%以上;數字化信息化互聯互通水平達 90%以上,新增貨運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比例達 50%以上;培育和引進供應鏈物流企業 50 家以上;中歐(亞)班列、鐵海聯運、干支倉配、供應鏈集成、多式聯運組織、專業物流等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對地區產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蘇楠)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