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融創中國復牌,這表明其拿下經營恢復的關鍵一役,其背后的核心因素是化債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筆者看來,經過積極努力,部分出險房企化解債務風險進程已明顯提速,由尋求債務展期階段進入拿出核心資產消債階段,這意味著房地產企業化債已進入關鍵時期。
如何穩妥有序化解房企債務風險?這是一場復雜的攻堅戰,需要各涉事主體以一盤棋思維共同發力。僅對出險房企而言,是否能實現自我救贖重回正軌,關鍵是能否在今年內盡快拿出行之有效的債務重組方案,與債權人達成一致。
實際上,自規模上市房企出現債務違約以來,除了降價賣房外,裁員降薪、賣資產變現、尋找戰投、債務展期、置換到期債券等成為房企自救的“標準動作”。此前,將存量債務展期是成功率更大、更有效的暫時化債方式,這也是上一階段房企探索債務重組的發力點。但這往往需要付出較大代價,更重要的是,即便成功也只是換得一個喘息的機會,以時間換空間,并不意味著償債危機已除。
與上個階段不同的是,從近期規模房企的化債模式來看,已經進入消債階段?;瘋桨鸽m各有各招,比如打出現金支付、以新還舊以及債轉股等不同組合拳,但共同點是將家底和盤托出,拿出核心資產股權來抵債。比如,華夏幸福選擇了“幸福精選”“幸福優選”兩個平臺,裝入物管、代建等資產;恒大拿出了恒大物業和恒大汽車;融創中國拿出了融創服務;易居中國拿出了克而瑞,樂居及天貓好房等股權,開展“債轉股”事宜??傮w思路是,拿出比開發業務估值更高的輕資產業務抵債,讓債權人看到債務重組的誠意,跑通“化債”新模式。
誠然,整體債務重組方案最終能否成功仍存在著諸多挑戰,但化債工作確已邁出重要一步。這其中要防范不確定性因素,核心仍在于企業是否能恢復經營造血能力。換言之,在降杠桿、贏得喘息時間之際,地產企業需抓住市場回暖的窗口期,積極銷售去化,對于推動債務重組工作至關重要。
接下來,地產企業掌舵人“三省其身”后,仍需穩扎穩打,保證項目交付質量,做好現金管理,找回經營節奏,告別傳統房地產開發模式,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