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經濟的亮點之一是新能源汽車出口取得耀眼成績。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前11個月,我國汽車出口476.2萬輛。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創造新的歷史紀錄??梢哉f,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轉型中已經站在世界前列。
新能源汽車出海高歌猛進,但中國車企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作為后發國家,我國汽車產業走的是合資引進加自主創新的道路,本土車企長期處在學習、趕超的位置,高度聚焦本土市場。而全球市場與本土市場差異巨大,最近這段時間,歐盟的反壟斷“雜音”、開拓部分國家市場時的水土不服,以及短暫出現的新能源汽車出海“回流”,都說明中國車企成長為全球性車企的道路難以一帆風順。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應當以“全球本土化”為抓手,補齊參與全球競爭時的銷售、服務、品牌等各項短板。全球本土化意味著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動,是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結合,要求汽車企業既有全球化的視野和戰略,又要超出簡單的標準化,在對象國家進行針對性的本土化創新。對中國新能源車企來說,從當下的整車出口到未來深度參與跨國競爭,做好“全球本土化”有其必要性。
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特點要求全球本土化。作為機械產品的汽車可以完全采用標準化生產,但作為智能駕駛平臺的新能源汽車則不同。中國車企固然要在算法模型、激光與視覺識別、智能座艙、動力電池等方面爭取引領全球創新前沿,但與此同時,自動輔助駕駛需要道路數據進行算法訓練,智能座艙也需要本地應用,充換電需要配合能源基礎設施,所有這些都需要在對象國家進行本土化研發。全球化與本土化的結合將使中國新能源汽車同時滿足生產效率與用戶需求,從而強化競爭優勢。
品牌建設同樣需要全球本土化。隨著參與國際競爭的深入,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必將涌現出全球品牌。這將是適應各國文化特色、適應社交媒體傳播特點的“共創品牌”,滿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消費者需求。全球化與本土化交融,將使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和服務更加貼近各國消費者。
汽車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當下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跨國或區域性壁壘有所顯現。未來全球產業一旦重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能面臨更多政策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本土化生產有助于規避這些風險。與此同時,在制造端,新能源車企對于產業鏈的整合程度較強,對本土化創新的控制能力也較強。全球化與本土化相互促進,有助于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形成利益共同體。
當然,全球本土化也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將面對更多經營挑戰,比如財務風險、知識產權風險、輿論風險等,這對車企的戰略思維、經營能力、技術研發和政策溝通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開拓還處在早期階段,所謂“出?!比砸哉嚦隹跒橹?#xff0c;全球本土化發展不夠深入、均衡。為此,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各自探索的同時,也要加強協調,避免陷入惡性價格競爭。
全球本土化離不開中國。中國龐大的市場容量、齊全的制造業產業鏈與發達的互聯網、有效的政策支持,都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全球開拓提供堅強后盾。目前來看,中國車企中有像吉利這樣已經較為成功地在全球范圍內運營多個跨國品牌的車企,有像比亞迪這樣從上游的鋰礦資源到終端的汽車銷售進行全球垂直整合的車企,也有像上汽這樣發揮品牌資產開拓發達國家市場的車企。中國特色的全球本土化將幫助中國新能源汽車更好參與全球競爭,假以時日,中國或將為世界汽車產業貢獻新的模式。?(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宋 奇)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