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89.1萬輛和140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和6.1%。在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產業變革加速的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能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殊為不易。
端詳這份“中考”成績單,不少亮點搶眼。比如,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超六成,實現向上新突破;汽車出口繼續大幅提升,對拉動市場整體增長貢獻明顯。這是國家穩增長、促消費系列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也是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反映。
不過,在看到亮點的同時,也要看清這份成績單背后的壓力與挑戰。面對產業變革加速,以燃油車為主要產品的合資品牌轉型緩慢,市場銷量持續大幅下滑,經營壓力倍增。個別車企利用先發優勢,一味“卷價格”,加快搶占市場份額,不僅沒能促進國內市場整體銷量提升,還對競爭對手、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產生嚴重擠壓。與價格戰相伴的口水戰、流量戰加劇了行業的浮躁,劣化甚至惡化競爭生態。對此,呼吁相關部門應加強有效監管和引導,避免行業跌入惡性競爭陷阱。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當前全球科技創新空前密集活躍。得益于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豐富的人力人才資源、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再加上消費者對新技術接受度較高,我國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高地。對于過慣了舒服日子的部分傳統車企來說,轉型升級的壓力與挑戰無疑是前所未有的。但汽車產業競爭從來不是百米沖刺,而是馬拉松。比拼道路上的壓力,也是動力和潛力;競技過程中的挑戰,也孕育著變局和新局。細讀這份成績單,呈現出的三大趨勢有助于車企加深對市場的認識,把握發展機遇。
首先,有發動機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動力。今年上半年,我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增長11.6%,而有發動機的插混和增程型電動汽車增長85.2%。插混和增程型電動汽車之所以受到市場追捧,是因為此類車型集燃油車的補能優勢和電動汽車的智能化優勢于一身,既能緩解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又具備出行成本較低的特點。同時,與燃油車相比,在購入時還有購置稅的減免。這或許意味著,未來數年內國內插混和增程型電動汽車銷量增幅將高于純電動汽車,甚至年銷量會超過純電動汽車。
其次,高端汽車的銷量持續增長,消費升級在汽車產業將繼續保持。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的高端乘用車銷量完成229萬輛,同比增長10.7%,遠超車市整體增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幾年換購所占的比例持續走高;另一方面則是由于“95后”日漸成為購車主力。此外,包括蔚來、極氪、阿維塔、嵐圖等在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擴大了高端汽車的市場空間。
最后,出口與國際化也是需要把握的難得機遇。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279.3萬輛,同比增長30.5%。盡管歐美西方國家大搞“脫鉤斷鏈”,頻筑“小院高墻”,但我國汽車加快出海這一趨勢未來將會持續。這是因為我國汽車出口企業以及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且我國汽車品牌車型具有高性價比。我國新能源汽車順應了全球科技革命、綠色發展的大勢,豐富了國際市場供給,緩解了世界通脹壓力,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正在作出積極貢獻。隨著汽車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生產方式、新商業模式加速應用,我國車企創新與市場競爭活力將進一步激發,與國際車企合作的深度、廣度也將得到更大程度提升與拓展,從而持續推動全球汽車產業共贏發展。 (作者:楊忠陽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