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天津訊(記者武自然、商瑞)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要求,天津正努力打造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培育綠色工廠,推進制造業轉型,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天津市圍繞汽車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已培育146家綠色工廠,到“十四五”末,綠色工廠數量將達到300家。
日前,記者在天津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中車產業園看到,長達80米的巨大風電葉片正在吊裝出廠。天津中車風電葉片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宏介紹,公司落地天津已經10年了,生產葉片的規格從37米發展到最長80米。同時,公司配備了完善的中央集塵系統、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集成VOC處理設施,不斷推進制造過程綠色化。
“以前要拿著樣品回實驗室分析,時間長,結果還不一定準確。現在,我們生產出針對空氣、水質、土壤等的多種在線監測設備,大數據實時上傳,形成模型,為形成解決方案提供參考。”天津同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文亮說,該公司“惡臭在線監測系統”可在線評估區域環境質量。依托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技術優勢,同陽科技已承擔20余項國家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參與多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擬定,形成知識產權300多項。
今年以來,天津市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已幫助天津寶隆包裝、中瑞藥業等多家公司實現了綠色轉型。“通過提供咨詢服務、系統解決方案,我們幫助企業提升綠色制造能力、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同時通過發行‘綠色債’等多種方式,為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幫助企業快速轉型。”聯合赤道環境評價有限公司總裁羅文輝說。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天津市共發行綠色債券20只、規模合計146.19億元。自2016年以來,天津市著力打造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產品、綠色數據中心,努力實現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管理精細化。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楊坡表示,“十四五”時期,天津將從做大增量、做優存量、做好減量等方面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基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冶金、輕紡等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綠色化升級。同時,還劃出紅線,確保域內煉鐵產能保持在1100萬噸,煉鋼產能保持在1500萬噸。
? ?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