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7日報道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4月1日刊載題為《半導體:高科技戰爭中的關鍵戰場》的文章,作者系阿瑟·赫爾曼。文章稱,《為美國制造芯片法案》已是最新的《國防授權法》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投入萬億美元,以恢復和鞏固美國在芯片制造業的領導地位。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公司將在亞利桑那州斥資200億美元新建一家工廠——由兩座新的半導體制造設施組成,將生產先進的半導體芯片。英特爾公司已在亞利桑那州經營著另外4座制造設施,包括該公司在美國境內最大的芯片制造廠Fab 42。
據報道,這一最新努力是該州歷史上最大一筆私營部門投資,將有助于使英特爾重新成為一家基于美國的微芯片制造商。
這不僅對英特爾公司而言是個好消息,也將大大促進亞利桑那州的商業和就業形勢:這些新工廠預計將創造3000個新的高科技、高工資就業崗位以及3000個建筑業就業崗位,還將雇用另外1.5萬名支持性工人。這開啟了美國為扭轉長期以來其微芯片行業領導地位日漸式微趨勢所做努力中的一個新篇章。
正如美國已認識到在能源供應方面依賴他國——尤其是歐佩克——的風險一樣,我們正面臨允許其他國家控制我們的半導體——半導體是數字革命不可或缺的燃料——供應這一危險。
按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的估計,恢復我們在全球芯片業的競爭優勢需要200億至500億美元投資,以及《為美國制造芯片法案》。該法案現在已是最新的《國防授權法》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投入萬億美元,以恢復和鞏固美國在芯片制造業的領導地位。
這一挑戰遠非一家公司或兩個新工廠所能應對的。這關乎的是在與中國的高科技戰爭中贏得一場重大斗爭。中國是半導體凈進口國。事實上,中國2020年進口了價值3500億美元的芯片,比2019年激增近15%。不過,中國也在大力推動擺脫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而取得獨立,并最終在整個半導體行業中占據支配地位。
中國大陸的這種努力以及與美國的競爭正開始在一個地方交匯:臺灣地區。
如今,中國臺灣占全球半導體年收入的60%,而臺灣積體電路制造公司(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美國和中國大陸都明白臺積電對確保供應鏈的利害關系。
我們應為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的擴張拍手叫好。但英特爾遇到了巨大挑戰,美國要完全獨立于源于海外的微芯片(包括來自臺灣地區的微芯片)還需要很長時間。
2月底,美國總統拜登會見了一個兩黨議員團體,討論了新冠肺炎危機后正在損害汽車業和其他制造商的全球半導體短缺問題。白宮之后發布聲明稱:“美國是這一技術的誕生地,且始終是半導體研發中的領導者。然而,若干年來,我們對半導體生產的投資不足,損害了我們的創新優勢,而其他地區則從我們的例子中汲取教訓,增加了對該行業的投資。”
要重新獲得我們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領導地位,我們仍需要一項全面國家戰略。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