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0月19日電?通訊:國際智庫學者在浙江福建參訪 感受絲路文化與中國發(fā)展活力
新華社記者鄭夢雨 劉陽 于艾岑
站在溫州朔門古港遺址旁,望著精美的出土文物,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尼古拉·卡薩里尼深有感慨:“眼前的場景,讓我想起了促進通往東方新航路開辟的馬可·波羅。”
近期,由新華社研究院組織的20余位來自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智庫專家學者走進浙江省杭州市、紹興市、溫州市和福建省泉州市,沿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脈絡,感受中國發(fā)展,探尋古代繁華和現(xiàn)代活力。
在溫州,朔門古港遺址讓人看到當年碼頭集散貿易的情形,真實展示了海上絲綢之路港口考古發(fā)現(xiàn)。“通過這些歷史實證,我們能夠親眼看到‘一帶一路’在古老中國的基因。”西班牙埃薩達商學院“與中國對話”項目主任蘇傲古說。
浙江省是絲綢的起源地之一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fā)地。世界重要的紡織貿易集聚地紹興柯橋正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快速發(fā)展。在中國輕紡城林立的商鋪間穿行,加納智庫非中政策咨詢中心執(zhí)行主任保羅·弗林蓬感嘆著中國發(fā)展的活力:“中國的發(fā)展日新月異,這種變化意義重大。”
巴基斯坦前總理助理、巴基斯坦“讀懂中國”社會組織主席扎法爾·烏丁·馬哈茂德40年前就來到中國學習,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他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訪問溫州時,改革開放正迸發(fā)活力;如今,中國電商、中國制造、中國基建……“中國速度”正在重塑當今世界的樣貌。
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泉州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波黑“一帶一路”建設與促進中心主任法魯克·博里奇一邊聽講解,一邊寫著筆記。“太震撼了!”他說。
柬埔寨國務大臣、經濟社會和文化理事會主席陳樂提在一處石刻文物上找到了柬埔寨人早前到訪過泉州的痕跡,這也是兩國之間友好交流的古老印記和歷史實證。
“我看到了‘一帶一路’實踐是如何建立在歷史基礎上的。泉州至少在一千年前就開始了國際貿易,這為我們今天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借鑒。”蘇傲古說,中國和西班牙往來關系源遠流長,如今,中國義烏與西班牙馬德里通過中歐班列相連,兩國間經貿文化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參訪國際智庫學者表示,中國從古代的經濟繁榮,到現(xiàn)在的發(fā)展活力,都為文明交流互鑒做出了重要貢獻。未來,他們將繼續(xù)為深化各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添磚加瓦,貢獻智庫力量。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