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大眾汽車發言人表示,“大眾汽車雖然完全相信電動車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鑒于目前的市場狀況,將不與部分員工續簽長期合同。”
目前,大眾汽車的電動化進展并不順利,其在德國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以及銷量表現,本就很難與特斯拉和眾多中國車企抗衡。同時,歐洲疲軟的經濟和需求,又給大眾汽車ID.系列帶來了壓力。
考慮到歐洲市場并不景氣的整體經濟和需求,大眾汽車正計劃削減其位于德國茨維考電動車工廠的人員編制,并調整輪班制度。
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本周四(9月14日),大眾汽車發言人在歐洲當地表示,“大眾汽車雖然完全相信電動車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鑒于目前歐洲的市場狀況,將削減德國茨維考電動車工廠的人員編制數量,即不與部分員工續簽長期合同。”
企業供圖
具體來看,茨維考工廠是大眾汽車在歐洲最大的電動車工廠,目前有10700名員工,年產能為30萬輛。其主要生產基于MEB平臺的大眾ID3、奧迪Q4 e-tron和Cupra Born;此外,其還生產賓利和蘭博基尼的車身部分。
此前,大眾汽車曾計劃與540名在職的合同員工簽署長期合同,但考慮到歐洲市場并不景氣的整體經濟和需求,大眾汽車將不與其中的269人續簽合同,而這269人的現行合同將于12個月后到期,意味著他們將在1年后失去該份工作。
目前,大眾汽車的電動化進展并不順利,其在德國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以及銷量表現,本就很難與特斯拉和眾多中國車企抗衡。同時,歐洲疲軟的經濟和需求,又給大眾汽車ID.系列帶來了壓力。
據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自本月初德國政府對電動車補貼力度削減開始,大眾汽車ID.系列的企業客戶訂單數量暴跌,而企業客戶訂單數量占到了茨維考工廠ID.產品產量的70%。
對此,大眾汽車正在效仿特斯拉、寶馬等企業,將部分產能轉移至成本相對較低、生產體系更加完善的中國,并以中國為中心向其它市場出口產品。大眾汽車Cupra品牌此前已宣布將在安徽工廠生產與大眾ID.系列同平臺的Cupra Tavascan SUV,并將于2024年出口歐洲市場。(中國經濟網 郭躍/編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