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4日公布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綜合評估報告。報告認為日本排海方案“總體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IAEA總干事格羅西強調,報告并非是對日本排海決定的“推薦”或“背書”。
中方對此明確表態,這份評估報告不能成為日方排海的“護身符”和“通行證”。
需要細品的IAEA報告
應日本外務省邀請,格羅西4日至7日訪問日本,于4日在東京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了福島核污染水處置綜合評估報告。報告認為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總體符合國際安全標準,IAEA將對日本排海活動長期監督監測。但細看這份報告,三個要點不容忽視。
首先,IAEA不替日本“背鍋”。
格羅西在報告前言中強調,核污水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國家決定”,IAEA的“這份報告既不是對這一政策的推薦,也不是背書”。在記者會上,他重申排海計劃歸根到底是日本政府的決定。他說,IAEA將在福島設駐點,長期監督排海狀態,但是否允許其他方參與監督只能由日本政府決定。
其次,報告不代表IAEA內部統一意見。
報告在扉頁一段聲明中強調,報告中提出的見解并不必然反映IAEA成員國的看法,“國際原子能機構及其成員國對利用這一報告引發的任何后果不承擔責任”。
7月4日,在日本東京,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左)向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交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的綜合評估報告。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第三,面對諸多現實關切,報告沒有作出回應。
例如,日方的凈化裝置能否保持長期有效?國際社會能否及時掌握超標排放的情況?放射性核素長期累積和富集,會給海洋生態環境、食品安全和公眾健康造成什么影響?這些問題,IAEA的報告都沒有給出答案。
中方:報告不能成為“通行證”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4日舉行記者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強調IAEA相關評估報告不能成為日本排海“通行證”。
中國駐日大使館指出,日本政府在2021年4月宣布排海計劃、2022年7月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多次宣稱不會推遲排海,這些都遠早于IAEA工作組完成評估和發布最終報告,讓國際社會對日方誠意打上重重的問號;從職能授權上來說,國際原子能機構不是評估核污染水對海洋環境和生物健康長遠影響的合適機構;日方限制國際原子能機構工作組授權,不接受評估其他處置方案。
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在東京舉行記者會,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闡述中方立場,強調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相關評估報告不能成為日本排海“通行證”。新華社記者 張笑宇 攝
中國駐日大使館指出,基于上述理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證明不了日方排海的正當性與合法性,免除不了日方應承擔的道義責任和國際法義務。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在記者會上敦促日方正視國內外正當合理關切,履行國際法義務,撤銷排海錯誤決定,切實以科學、安全、透明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并接受嚴格國際監督。
同一天,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3屆會議上指出,日方強推核污染水排海,以經濟成本為由選擇向海洋排放,等同于向全人類轉嫁核污染風險,將引發全球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重大問題,造成更大范圍的流離失所問題,希望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韓媒:日本政府玩“貓膩”
日本政府近日重申,將在今夏實施福島核污染水排海。日本媒體稱,日本首相將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等情況決定排海日程。日方在排海問題上一意孤行,引發日本國內、太平洋沿岸地區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和質疑。
7月1日,民眾手持“反對向海洋排放福島核污染水”等字樣的標語在韓國首爾參加集會。新華社發 李相浩 攝
韓國在野黨和市民團體近期頻頻舉行大規模集會,對日本排海計劃予以譴責、表達憤怒。與此同時,韓國兩家媒體4日報道說,日本政府通過“非正式渠道”向IAEA提供大量資金,要求其對評估報告做出有利于日方的修改。
韓國網絡媒體《探查》記者樸大勇在記者會上說,《探查》日前獲取了日本外務省官員和據信為亞洲開發銀行高層人士的機密對話文件,據文件內容和舉報者提供的信息顯示,今年5月末至6月15日期間,日本政府通過“非正式渠道”向IAEA提供至少100萬歐元資金。
另一名《探查》記者姜珍九指出,根據其掌握的信息,日本政府6月15日前從IAEA獲得最終評估報告草案,并多次要求修改有關表述,如刪除“放射性”一詞,以及要求在評估報告中增加83種魚類受污染檢測結果顯示氚含量均未超標等內容。
《探查》和《蒲公英》在記者會現場公開了相關機密對話記錄、最終評估報告草案封面及目錄照片、IAEA內部報告等證據文件。(記者:馮武勇、錢錚、涂一帆、岳晨星、陸睿、周思雨、聶曉陽;視頻:李光正、陳怡、姜雪蘭;報道員:金顥旼;實習生:來辰旭;編輯:陳丹、張代蕾、王沛、王申、沈浩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