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三菱電機空調公司打造沉浸式安全教育平臺,引導職工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引題)
“不安全屋”里學安全(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裴龍翔
“沒想到能挖出這么多安全隱患,真是讓人印象深刻。”最近,湯帥威和上海三菱電機·上菱空調機電器有限公司設置的“不安全屋”較上了勁。
“不安全屋”內,一處看似尋常的工位,或明顯或隱藏,囊括40多處違反安全規定的錯誤點。湯帥威第一次嘗試時發現了工帽反戴等10多處安全隱患。被告知沒找全之后,不服輸的他重新接受培訓,再次挑戰,又發現了線棒架末端未封口等安全隱患,卻仍舊未能“通關”。
RAC車間副主任任繼軍就站在不遠處,看著湯帥威圍著工位轉了一圈又一圈,既不催促也不提醒,眼睛敏銳地捕捉著他遺漏的隱患點。
“實在找不到了,請教練出馬。”湯帥威的勝負欲轉化成好奇心,想看看到底有哪些安全隱患逃過了自己的眼睛。隨后,教練帶著他又找到了酒精應裝在玻璃瓶內、移動電具未做絕緣檢測等多處高風險點,讓他心悅誠服。
安全教育如何適應年輕職工的學習心理,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轉變?三菱電機空調2018年建成的“不安全屋”讓職工有了沉浸式學習機會。
每年3月~7月是企業生產旺季,有大量外包工進入流水線作業,盡管經過短期作業培訓和三級安全培訓后可以上線操作,但對于危險源辨識能力缺失仍然構成一定的潛在安全風險。同時,在職職工的安全再教育也需要避免“老調重彈”。為此,三菱電機空調通過模擬現場流水線作業工藝布局和車間實際工作環境,使職工在“不安全屋”培訓中掌握的安全生產知識能無縫銜接到實際工作中。
走進“不安全屋”,一切和生產現場并無兩樣,湯帥威覺得環境很熟悉:“這不就是我們的工作區域嘛。”看似是“翻版”,其實里面設置的設備維修操作和流水線作業兩個模擬區隱藏著易忽略的84條安全隱患。
“不安全屋”設置“4+3”專項培訓考核機制。“4”是指設備、作業、護具和5S四大類現場問題,并設計出“不安全屋”考核表。“3”是指受訓職工進入“不安全屋”后,訓練考核共有3輪——職工自行查找、培訓師提示查找、培訓師告知受訓職工未查找出的問題點,并對受訓職工的知識盲區進行強化培訓。對于考核不合格的職工安排復訓,直到合格為止。
該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孫林軍介紹,企業在收集安全隱患的過程中,參考了較為通用的“安全百錯圖”,結合國內外企業的先進做法,最后融入企業的特色進行創新。
“比如模擬重物下砸傷演示,在工裝鞋和普通鞋中各放入一節竹節,然后20公斤的重物在一定高度自由落體下砸,工裝鞋中的竹節安然無恙,普通鞋中的竹節則會碎裂,如果發生在人身上,腳趾就會粉碎性骨折。”孫林軍說,這種演示給職工留下深刻印象,因為20公斤和下落高度正好和流水線上的壓縮機重量及安裝位置相同。
“不安全屋”培訓不僅增強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辨識隱患的能力,還帶動班組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在“大家來找茬”的氛圍中,各班組主動參與到《作業活動匯總表》編制工作,每年滾動更新。對查找出的風險均落實管控措施和責任部門,形成風險管控報告。
據悉,自“不安全屋”運行以來,該公司培訓職工已達7300余人次,實現全員覆蓋。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