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趨勢(ID:zgtrend)|夏蟲
這個世界還在飛速折疊。
大地的一面是光鮮亮麗的第一空間。
疫情和動蕩的催生讓這里變得越發擁擠,財富超過5000萬美元的頂級富豪們,短短一年就迎來了4.6萬人的大擴員。
香奈兒、LV等奢侈品牌全線漲價,激發一波又一波的搶購潮;中國富人坐著私人飛機沖到海外搶購豪宅;美國頂尖富豪則斥巨資潛心研究長生不老藥。
而不被看到的另一個地下空間,是忍饑挨餓的人群暴增1.2億。
在肯尼亞首都最大的貧民窟,人們為了搶奪免費面粉而被踩踏至死,他們的身體因為貧困而向內坍塌;極端干旱,讓東非饑饉中的兒童無力發聲;通脹下,洛杉磯的流浪漢開始隨處可見。
這兩撥人撕裂在由財富構成的兩種魔幻空間,彼此無法跨越,但是又真切共存。
世界銀行《貧困與共享繁榮報告》痛陳,2020年爆發的新冠疫情造成了1990年以來全球減貧事業的最大挫折。
在創世紀難題面前,一帶一路、進博會、亞運會……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對新發展經驗如饑似渴,在一次次碰撞中呼吁新的治理經驗。
這幾天,亞洲公益論壇舉行,不少來自東亞發展中國家的代表孜孜求索,關于一場貧富發展、共同富裕的大討論成為焦點。
關鍵是,從富裕走向更富裕的經驗有千千萬,立足貧窮走向自立的成功經驗卻是鳳毛麟角。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僅有尤努斯的亞洲窮人實踐順利走向世界。
問題是,饒是享譽世界的“窮人銀行家”尤努斯也沒能回答:為什么他的致富經,偏偏在富國行之有效,而在最有需要的窮國屢屢碰壁?
現在是時候重新審視另一條道路了。
“中國互聯網公益深度‘前所未見’”,這是新加坡 AFG 星島善萌創始人、新加坡信托聯合創始人鄭偉在論壇上抒發的一番感慨。
他指出,中國互聯網公益在科技賦能、管理經驗等方面積累的知識,對東南亞公益生態發展有著積極幫助。
無疑,世界需要能夠彌合裂縫的中國經驗。而這,恰好是一次中國樣本的出海契機。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至今沒有走出來的困局,或許就是在中國的多次受挫。
從27美元借給42名貧困村民開始,他憑借著在孟加拉國發展出來的“格萊珉模式”,復制到了41個國家,服務近1700萬個貧困家庭。
尤努斯在紐約成立格萊珉美國 圖源:bravego
但在中國運營近10年,這位憑借只給底層婦女借貸,開創“格萊珉銀行模式”的老人,除了在中國撒下P2P精神火種外,只留下了一些不溫不火的實驗項目,以及寥寥幾千會員,難言成功。
順便說一句,不只是中國,整個專注于服務窮人的“格萊珉模式”在全球推廣過程中,辦得最好、最成功的往往不是窮國,而是美澳日韓等發達國家。
而除孟加拉以外,尤努斯認為辦得最好的一個地方,甚至是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整件事情吊詭之余,甚至顯得有些諷刺。
“窮人銀行”在中國無法落地生根的原因,在于水土不服。
比如,格萊珉模式的核心在于“五人小組”,借貸的窮人無需進行任何資產抵押,他們信奉即使是最貧困的人也有社交圈,這就是他們最珍貴的社交資本。
因此,每周所有五人小組進行貸款匯報,相互幫助,相互牽制,成了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圖源:格萊珉中國
但是層層剖析下來,就會發現驅使窮人還款的這一套模式,關鍵在兩點:
一是當地極其信奉宗教,對于誠信非常看重,這一點破除了“倉廩實而知禮節”的人性弱點;二是孟加拉國婦女極低的地位,導致其沒有其他退路,只能極為珍惜彼此之間的互助,留在此地建設共同家園。
而歐美國家,則跟孟加拉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宗教力量以及濃郁的社區認同文化驅使下,這一套模式也行之有效。
但這兩點,在城鎮化飛速發展的中國,已經不適用了。原子化的中國鄉村,以及無數崛起的大中城市成為底層人口的打工去路,才是中國基本面。
格萊珉中國網站首頁
在這種背景下,最關鍵的“五人小組”在落地實踐后,要么演變成當地信貸員的“拉郎配”,要么出現湊夠五個人拿錢跑路外出打工的情況。
2015年,格萊珉銀行派出專家到江蘇徐州陸口村的“中國格萊珉”培訓時才發現,組員們對其他組員一問三不知。
格萊珉模式的核心“5戶聯保”,從“一個人不還,其他人幫忙出謀劃策”,到中國,卻直接變成了“一個人不還錢,一個小組都不還”。
不僅如此,尤努斯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已經有銀行解決了給窮人放貸的問題。
螞蟻旗下的網商銀行,比起用道德感化和規則約束,選擇通過科技的力量對窮人的還款能力進行全方面檢測。如此一來,時間快,風險低,范圍廣,做得比格萊珉更出色。甚至讓全國范圍內口碑都不甚良好的河南人,成了連續多年信用最好的一批人。
當然,網商銀行這種提前篩選有信用的“窮人”的做法,在經濟上大獲成功,卻在道德上不能與格萊珉并駕齊驅。畢竟,它更多是一家商業公司。
此外,這一套經驗放眼全球,也很難找到第二個。
可以說,當務之急,在于找到不僅適合發展中國家的經驗,還可以廣泛復制落地的公益發展樣本。
比如,以騰訊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們,基于數字技術生長起來的各種寶貴經驗。
此時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彌合裂縫的經驗。
而這個被苦苦追尋的答案,只有一只腳站在落后地區,一只腳站在發達地區,處于跨越過程中的中國,能夠給出。
尤努斯之困,恰恰說明了幾個道理。
一是,對于中國這種發展中國家而言,廣泛的貧困地區本質上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核心,也就是帶頭大哥,去為大家指明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發展的慣性,改變當地生態。
為什么?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窮人致富,有三大關鍵:基因,契機,以及生態。
所謂基因,就是一個地方的先天資源;契機,則是“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比如改革開放是國家級機遇,入世則是世界級機遇。
而扎根在移動互聯網之上,蓬勃生長的互聯網公益對于各地窮人而言,則是時代級機遇。
如果說契機決定了一地能否改變貧困的命運,那么契機是否改變生態,讓其形成體系化的發展慣性,則決定了人們是否會返貧。
比如,僅僅做到“普惠金融”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問題在于,如何讓人們借到錢后,盡快學會“用錢生錢”,最終擺脫小額貸款,以實現自立。
畢竟,放水開閘了,還要給漁民指一條路,給一把釣竿,而不是放任漁民投身水中。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而契機能否改變生態,取決于是否擁有一個強有力的“帶頭大哥”。
從中國波瀾壯闊的四十載發展史看來,莫不如是:
九十年代,一個堅定的村支書,開創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決定了村民們是否奮力向前,孕育創富的氛圍;
開天辟地的廠長責任制,以及一個有為的企業帶頭人,決定了一家民營企業的興衰;
......
當下也是一樣。2021年,騰訊開始在“99公益日”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種名為“區域公益鄉村振興專場”的模式,跟河南、陜西、江蘇等地合作開展多場公益專場。
在河南,就形成了一種“領導牽頭,逐級動員”的中原模式:
先是自下而上,村民們發起討論和評選,自己決定村子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然后在公益機構的幫助下,把這種需求變成一種方案,一種目標,最終篩選后上線。
而當地就會自上而下,層層動員,呼吁全民參與,一元也好,兩元也罷,只要加入就是力量。河南鞏義市一處小鎮路口,由于缺乏路燈,每到深夜就會陷入一片漆黑。
當地在騰訊公益平臺上發起了“我為家鄉點盞燈”項目,很快就籌集到了一百多套路燈,結束了一條路漫長無光的年歲。
鞏義市新中鎮口五路道旁的公益路燈
而點亮它的,恰恰是無數位在外拼搏的游子。他們通過低門檻的互聯網參與,實現了“指哪打哪”的資源匯聚,以及實實在在的情感連接。
騰訊基金會的葛燄在這次亞洲公益論壇上,分享了一組讓人驚訝的數據:
全國參與捐贈的人口比例達到了驚人的80%。這些人群中,有過半人在這五年間開始頻繁參與公益,還有四成人通過“捐步數、卷小紅花、捐志愿時長”等互聯網公益方式,參與捐贈。
這中間,是捐贈模式的創新,是捐贈渠道的拓寬,更重要的,還是全民捐贈的理念開始隨著互聯網公益的噴發而不斷普及。
我們的社會,因為冰冷的數字技術,正在悄然發生一些溫暖的變化。
此外,解決了錢從哪來的問題,還要解決“錢生錢”的問題。
在陜西延安,艱苦維生的果農們加入“延安有我一棵蘋果樹”項目后,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云認養果樹,最終收獲一份甜甜的蘋果。
裝上了防雹網的蘋果樹
在這背后,是騰訊公益平臺募集的資金,為果農們裝上了防雹網,改良了土壤,還裝上了滴管系統,從此改變果農靠天吃飯的窘狀,實現果樹增收;
同樣是陜西農村,大量空巢老人們并不像果農一樣,有業可依。怎么辦?
守望大山組織選擇“以買代捐”,通過騰訊公益等平臺籌集資金,為老人們免費發放雞苗等創業啟動物資,等她們養殖的土地長大后,再將土雞蛋作為回饋贈與捐款人,從而實現不斷“造血”,這就是“外婆的禮物”。
互聯網公益平臺上的“外婆的禮物”項目
一位湖北的公益人,通過騰訊的“公益真探”計劃前來參觀后,決意在湖北復制這一套模式。
看中的就是它清晰,簡單,且可行,在廣大不發達地區,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真實的發展。
這一點,跟富足了太久的發達國家不同。他們已經脫離貧困的深淵太久,以至于時常忘記方向。
扶貧專家李小云發現,西方的援助往往不會將他們自身的發展經驗,放在需要援助的國家里。
有這么一個趣事,當德國黑森州經濟部東亞處處長不停地往中國跑,企圖為本地招商引資時,李小云忍不住發問:
“你們的國際發展項目,為什么不給非洲國家講你們如何招商引資?卻講什么性別與發展,這連你們國家都沒有。”
對方的回答是,“我們的國際援助已經和我們的經驗斷裂了。”
無獨有偶,加納財政部的一位副部長在某個會上說,西方的援助給了我們勞工標準、工會和性別平等,而中國給了我們公路。
當時在座多人,哄堂大笑。
第二個道理是,比起單純的金融門檻降低,我們更需要一種科技的力量:
它將繞過人的疏忽,繞過尚不健全的東西,繞過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天然弊端,讓公益和發展制度化。
其中,當屬人心的貪婪,及其帶來的貪腐問題遍地叢生。例如,在東南亞,全球評比貪腐與透明度不足的排行榜,多個國家榜上有名。
這是沉疴,也是幾乎所有發展中地區要發展公益無法回避的問題。
2015年,騰訊公益發起“99公益日”,205萬人參與,總募資1.27億元;到今年,1.2億人參與,總募資超過38億元,善款增加了足足30倍。
互聯網的出現,像一江春水東涌,沿途激發無數民眾參與社會公益的激情,卻也難免侵蝕河岸,卷入碎石。
前有郭美美炫富,后有2016年讓全國人民難以忘懷的水滴籌羅一笑事件,其上演的“有錢有房卻不救白血病女兒”的戲劇,澆涼了無數赤誠之心。
只有經得起四面八方的細細糾察,才能守住公益的生命線。
2017年,騰訊上線“透明度”組件。此后,公益組織要在平臺上籌款,必須按照規則,嚴格披露財務情況,從收入到支出,必須清清楚楚。此舉,掀開了透明公益的蓋頭;
2023年,騰訊啟用區塊鏈技術,將“99公益日”的所有籌款項目都“上鏈”。所有的公益項目披露公開透明、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隨意更改。
這意味著,每一筆捐贈,從來源、數額大小、分配和使用情況,全部都會通過區塊鏈記錄在案,確保其真實性。而捐贈者和監管機構也可以了解每一筆款項的接收使用情況。
這一招,不僅解決了透明度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效率的問題。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從前慢,車、馬、郵件都慢”的詩意,放在要緊的項目上,就成了最大的拖累。
要應對怠慢這種人性的弱點,非技術不可解決。只有將所有行為都記錄在案,才能發現在哪一環出現了問題,從而步步糾正。
而科技,還可以打造一個低門檻的操作門檻。它將邁過漫長的培訓,邁過知識的鴻溝,邁過交流的障礙……邁過長長的鴻溝,最終達到善的彼岸。
這是一種科技帶來的體系化樣本輸出。
而這些,都是中國基于發展中國家特色總結得出的經驗。正是因為我們走過,踩過了無數會讓后來者摔得頭破血流的大坑,才能在一步一個踉蹌中,摸索出血淋淋的經驗。
艱難,但是有效。
中國剛剛從一個峽谷走過來,我們知道往哪邊走才是正道。
中國公益有史以來共有三次走出去浪潮。
第一次是上世紀50到70年代,政府出手,更強調政治意義;第二次是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資本出手,更強調經濟意義;第三次是近幾十年的民間出手,我們有了很多新的嘗試。
而這一次,可以說是第四次浪潮的開端——中國公益樣本出海。
從參與方來說,這是一次用互聯網聯合多方的嘗試;從供給來說,是從資源的單純騰挪,變成了資源驅動效益的過程。
中國正好處在這樣的歷史維度上,才恰恰好誕生了能夠彌合世界兩端的經驗。
而一眾互聯網企業,則是時代的企業。
大風起兮,這些企業將會帶著中國解法,像蒲公英落地一帶一路各國,長出適合當地水土的特色解法。
攤開地圖,這份宏愿,也正如一針一線,將撕裂的世界縫縫補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