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全國多地用電負荷不斷攀升。三峽集團努力克服長江來水偏枯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國內累計新增裝機近260萬千瓦,充分發揮了能源供應“穩定器”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擔當作為 以穩發滿發應對保供挑戰
“今年夏天我們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光伏電站運維人員感慨。
8月中旬,三峽集團所屬三峽能源四川分公司加密場內設備設施巡視頻次。戶外熱浪襲人,運維人員在光伏板間來回穿梭,全力消除缺陷隱患,保障發電效能最大化。
西起川渝、東至江浙滬,全國大范圍、持續性高溫天氣快速拉升用電需求,能源保供承壓。7月、8月連續兩個月,三峽集團國內單月發電量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其中7月單月累計發電400億千瓦時,8月1日至28日累計發電327億千瓦時,均保持同比增長,為我國電力安全保供、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峽集團所屬長江電力密切跟蹤流域水文氣象預報,實施精準調度,合理安排電站出力,同時持續加大梯級電站設備設施的巡檢力度,保證電站運行狀態良好。7月以來,長江干流6座梯級電站日均發電量超10億千瓦時,有效緩解了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的用電緊張局面,對電網穩定運行發揮著重要作用。
華中腹地,湖北省疫后重振與高質量發展呼喚能源引擎強勁助推。作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臺和最大的電力能源企業,三峽集團所屬湖北能源協調資源互補,促進“風、光、水、火”多發滿發、能用盡用。7月單月,湖北電網主力電源點鄂州電廠發電量達20.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
作為華東電網負荷中心的重要調節電源之一,浙江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已于6月底全部投產。
目前,三峽集團所有發電機組均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按照電網調度要求,做到應發盡發、能發盡發、穩發滿發,有力保障了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開源提速 在建設一線拉起“綠色”防線
身體微蹲、高仰著頭,防塵口罩遮住了大半個臉,白鶴灘電廠運維人員江洋正開展發電機螺栓編號工作。“我們一定要嚴謹細致、慎終如始,確保工作圓滿完成。”江洋表示。
白鶴灘水電站
8月2日16時,白鶴灘水電站7號機組順利結束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白鶴灘水電站共投產10臺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提供了有力保障。
盛夏七月,渤海萊州灣海域。山東昌邑海洋牧場與三峽300兆瓦海上風電融合試驗示范項目(簡稱“山東昌邑海上風電項目”)正加速向年底全容量并網發電沖刺。“烈日熱浪‘烤’驗下,我們正以時不我待的姿態,全力搶抓海上風電施工窗口期。目前,項目已完成41個機位基礎沉樁及17臺風機吊裝。”項目負責人介紹。
能源保供,不僅意味著電力輸送,綜合能源供應同樣不可或缺。
華中腹地,湖北省迎來62年來最強高溫天氣。在“中國光谷”——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企業研發生產、商業辦公與居民社區“冷熱電”供應穩定。作為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重要的集中熱源,湖北能源東湖燃機公司提前謀劃,鎖定下半年合同氣量2.14億立方米,確保下半年生產用氣供應充足;落實7至8月天然氣量6541萬立方米,雙機組頂峰可運行28天,切實保障迎峰度夏期間光谷供電供熱需求。
目前,湖北能源天然氣板塊已建成投運城市中壓管網236公里,截至2022年7月,湖北能源累計供氣超過151.46億立方米,推進“氣化長江”工程,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綠色能源。
精益求精 抓關鍵變量保障供能穩定
將能源“飯碗”緊緊端在自己手里,三峽集團各電力生產企業緊抓安全與效率兩個關鍵變量,保供能力持續升級。迄今,各單位在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期間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長江沿線,當“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疊加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關鍵期,將安全生產“時時記在心上”成了長江電力員工的口頭禪。
三峽工程向下游補水
長江電力編制并推動落實2022年度迎峰度夏保電工作方案,積極對外協調,發揮外送通道最大能力;密切跟蹤流域水文氣象預報,妥善應對長江來水偏枯和下游補水需求挑戰,通過精準調度科學安排電站出力;科學編制調度方案,順利完成梯級電站機組檢修、梯級水庫整體消落及各項安全度汛準備工作,全力保障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
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
南海盛夏,排排風機展臂旋轉。截至8月3日,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今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突破20億千瓦時,為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保障能力作出積極貢獻。“目前,我們堅持在風機巡檢周期、風機定檢質量、風機消缺質量上嚴格把關,定期對設備檢修情況抽檢,并形成抽檢報告,進行嚴格考核。”三峽能源珠江公司副總經理劉俊峰表示,通過合理制定檢修計劃,并充分利用小風期開展設備檢修工作,項目保證了大風期發電不停,安全穩定運行。
能源保供,一端連著安全,一端連著效率,數字與智能設備正成為二者的“連接點”。
巡檢無人機正在青海格爾木光伏電站進行檢修
三峽能源格爾木“領跑者”項目,占地超過24000畝的光伏板在廣袤高原上“生長”。因當地地形條件復雜和氣候多變,裝機規模較大,發電設備的運營和維護面臨諸多挑戰。為此,項目通過云平臺對電站開展智能化巡檢,利用圖像識別、紅外觀測、局放檢測等技術,對變電區域、繼保室、配電室設備和環境進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監控。
而在重慶巫山兩坪光伏電站場區,無人機從機巢自動起飛,對70多萬塊光伏組件進行檢測,判別光伏組件熱斑程度、發電狀態、完好狀態,并自動輸出相關報表、發出報警信號、提供消缺建議。“機器人既不會受高溫等惡劣天氣的影響,又能高效、準確、自主地完成運維任務,相信這次一定能打好高溫保電‘持久戰’!”運維人員說道。
從流域雨水情監測系統到無人機檢修,從山地光伏機器人到預警系統,一系列技術攻關和智能創新,為能源保供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