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狀態下,信息化保障了我國供應鏈穩定發展,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業內人士18日在福州指出,后疫情時代,面對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信息化”將加速我國供應鏈穩定發展。
當天上午,第十三屆中國物流和供應鏈信息化大會在福州舉辦,吸引了近千名政界、學界、商界人士參會,就構建現代智慧物流體系、網絡貨運及平臺企業后服務體系的打造與運營等進行探討。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說,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物流行業維護了生命線;在企業復工復產中,物流依舊發揮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推動物流業響應速度的持續提升,把抗疫物資及生活生產物資準確運送到有需求的地方。
崔忠付認為,物流與供應鏈信息化持續深入,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逐步形成,智能物流新技術應用取得新成果。傳統流通企業通過平臺化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利用平臺進行流程再造,通過數據加強金融、物流等增值服務,形成新的商業生態,開放、創新、敏捷、協同的一體化供應鏈系統開始形成。
邁入“十四五”時期,物流業向智慧化、網絡化發展已成為明顯趨勢。與會人士認為,信息化已成為推動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加速推動中國供應鏈穩定發展。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進一步指出,面對后疫情時代經濟格局和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方式的加快改變,要加快發展新模式、新技術下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培育多業融合共生發展的物流經濟新業態,推動現代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