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發機構的體制全面重塑(創新)》主題演講
科技日報訊(洪恒飛 記者 江耘)“決定新型的研發機構成功與否,關鍵是體制重塑,而且是全面重塑。這符合數字化改革的基本特征,同時也符合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要求。”5月31日,中國縣域創新發展新昌論壇舉辦,浙江省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主任毛光烈現場作了題為《新型研發機構的體制全面重塑(創新)》的演講。
去年,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要以數字化改革撬動各領域各方面改革,加快形成上下貫通、縣鄉一體的整體治理格局,構建黨建統領的整體智治體系。毛光烈認為,新昌堅持數字賦能,在研發方式上的實踐探索,如建立科創共享云平臺、打造產業(技術)創新共同體等新型研發機構,對建設整體智治具有啟發性。
毛光烈提出,新型研發機構的體制全面重塑有五個重要方面。首先,重塑產業急需技術、關鍵技術和引領性技術課題的生成體制機制是基礎。這關系到技術的精準研發、當下與今后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毛光烈指出,重塑企業出題出錢,企業所有所用、收益與創新團隊貢獻的體制機制是根本。只有創新成果直接為企業所有,才能克服創新成果還要花費很多工夫轉化的弊端。讓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不再成為兩張皮。確保創新成果收益可與創新團隊分享,建立信任機制,才能增強創新團隊與地方的黏性。
“重塑并實施產業關鍵技術、引領技術揭榜招標及其他技術精準議標的機制是重要環節。這是打響新型研發機構品牌,吸引更多創新精英團隊加盟的手段,不能等閑視之。”毛光烈表示,還應重塑創新服務云平臺服務商的考核評價激勵體制,嘗試從縱向看年度科技進步考核評價、橫向看當年研發成果、綜合看數字經濟發展的統計指標三個維度予以考量。
毛光烈表示,讓新型研發機構健康運行,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完善政府的服務以及相關部門要介入治理和保護。需要以數字政府和數字法制為抓手,為產業技術創新和新型研發方式的數字化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保障、司法保障和體制保障。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