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樹芬? 文/圖
開遠市探索政府與市場兩手發力,引進第三方公司構建長效管護機制,讓人居環境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2020年該市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示范縣”,是云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區。
蹲點調查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從2018年至今,開遠市農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農村面廣人多,各地發展不均衡,還存在技術人才支撐不足、資金投入缺口較大、群眾參與性不夠充分、長效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為了破解瓶頸,開遠市引進第三方公司,對建立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進行了有益探索。
農村小事連著大民生。“誰來干”“如何干”“怎么運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開遠做了一番調查。
從“垃圾圍村”變“垃圾不出門”
樂白道街道辦事處轄區總面積400余平方公里,既覆蓋開遠的一部分市區,又包含山區的10個村委會,是全市的農業、經濟重點鄉鎮。
說起環境整治,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段楷感受最深:“在城區,住建、環衛等部門把環境衛生與園林綠化、市政設施等工作一起納入常態化管理,加上群眾文明意識逐步提升,社區面貌不斷改善。”說起農村,段楷眉頭緊鎖:“同樣是一個辦事處,放在以前,農村這邊差得可不是一星半點。”他舉例,過去,群眾習慣勞動的時候把處理不掉的生活垃圾帶到田間地頭、山林溝谷隨手亂扔或露天焚燒,抬眼到處“垃圾圍村”,煙霧嗆得人無法開口,燒不掉的剩余部分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家里現代化,屋外臟亂差。我們基層干部的主要精力就是管衛生,從逢年過節組織群眾清掃,到月頭月尾大喇叭通知、帶著群眾干,但很難走出‘整治、反彈、再整治、再反彈’的困境。”他說。
靈泉街道辦上渾水塘村村民李麗芳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也盼著房前屋后干干凈凈,但有時地里農活兒緊,有時要出門,不能每次參加村組活動,感覺心里特別過意不去。”
如今的上渾水塘村,垃圾桶擺到了村子主干道旁,還有保潔員每天巡查清掃,專門的車輛來回收處理垃圾。“過去各家門口裝垃圾的塑料袋不見了,路上草堆、柴堆、糞堆沒有了。生活垃圾集中投放,我們的生活和城里一個樣。”李麗芳高興地說。
上渾水塘村的“變臉”,是開遠市推動城鄉環衛一體化、治理農村生活環境的一個縮影。
自去年以來,全市在58個試點村莊建立村莊清掃保潔、生活垃圾清運處理、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行維護、農村公廁保潔維護等市場化、專業化、社會化管護機制,健全完善財政缺口性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實現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邁上了新的臺階。
從“運動員”轉換為“裁判員”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樣樣都是“細胞工程”,需要下足繡花功夫。
開遠市按照“市統籌、局協調、鄉鎮(街道)管理、公司運行維護”的市場化運行管理和維護新機制,按照試點先行、梯次進行、分類實施的步驟,由點到面逐步實施。抓“面子”,依托全覆蓋實行村莊保潔收費制度,在鄉鎮(街道)成立市級國有企業子平臺公司,落實2021年融資貸款和財政支持1.3億元,推動“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實現市場化運作。啟動羊街、大莊片區3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完善的污水收集主管、直管和毛細管網,逐步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抓“里子”,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愛國衛生“7+3”專項行動,制定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22條”措施,推動鄉村塑形與鑄魂相得益彰。
“通過競爭性談判或公開招標等方式選取運行公司,有效把握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的‘無形之手’,以市場化運行促進打造美麗宜居鄉村,讓農村的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同行,努力實現美麗生態、美麗經濟、美麗生活的‘三美融合’。”開遠市委副書記羅杰介紹。
清塘子村的保潔由開遠市永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總經理黃健勇說:“以‘垃圾不出門,沿路不見桶,路邊無雜草’為標準,公司負責每天清掃兩次村內道路,同時做好公共綠化、下水道疏通、公共廁所保潔,和城市小區的精細化管理一個標準。”
與城市不同,農村產生的垃圾怎么辦?“我們村里有山羊養殖戶,羊群出村、進村都會留下羊糞,我就估摸著調整清掃街道的時間,做到即走即掃,一點都不耽誤。”保潔員楊貴玲說。
為保障運行效果,開遠市把考核標準列入實施方案,按照“周抽查、月檢查、季考核”的工作制度,對各鄉鎮(街道)市場化運行工作效果進行檢查,并把考核結果作為支付運行經費的依據。
責權明晰的考核機制,使村鎮干部從“臺前”退到“幕后”,從“運動員”轉換為“裁判員”,大大減輕了工作負擔。幾天前,靈泉街道辦副主任楊建鈞在巡查時看到路邊出現一小堆建筑垃圾,他用手機拍照上傳微信,并與和鑫公司總經理張志恒溝通,不到半小時,保潔員就趕到了現場。他高興地說:“物業保潔公司入駐后,為鎮村干部減負,給鄉村帶來和諧,讓村民得到實惠,還減輕了環境壓力,形成多方共贏。”
從“要我干”到“我要干”
碧水依依,清風習習,群山倒映在水面,猶如一幅水墨丹青。池塘邊,村民們就地取材,利用廢舊瓦片、竹子等建起的籬笆墻上,一簇簇桔梗花開得正艷。
“環境好了,出去的農民工愿意回鄉,年輕人也愿意留下。”在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馬超看來,在環境整治的過程中,群眾主動維持良好的衛生環境,逐步適應和融入現代生活,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更長遠的影響,則是對農村產業振興和農民精神風貌的提升和促進作用。”
今年,開遠市計劃整合投入1.1億元資金,按照精品旅游示范村、人居環境示范村、人居環境達標村3個檔次重點打造30個村莊,形成羊街至樂白道、羊街至中和營、樂白道至小龍潭3條鄉村振興亮點示范線路,進一步帶動全市自然村農村人居環境有效提升。
在羊街鄉黑泥地社區,村民們就嘗到了“梧桐花開鳳凰來”的甜頭。
這兩年,黑泥地以農村污水治理為切入口,污水管網覆蓋全村,家家房前屋后栽樹種花,丁香、云桑、連翹花團錦簇,游客三三兩兩在花叢中合影拍照。“鄉村美了,不僅引來了人流,還吸引了資本。”社區黨總支書記錢保興說,“我們發揮毗鄰開遠現代花卉產業園的優勢,把資產變資本,和園區一同成長,獲得的集體經濟效益用于村容村貌整治和保潔,‘以村養村’的模式實現農村環境治理市場化長效管理。”
據了解,目前,開遠市已全面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目標,完成422個自然村村莊規劃編制,村莊規劃編制覆蓋率達100%;累計建設通村硬化路324.87千米;改造農村危房1082戶;省級衛生鄉鎮覆蓋率達100%,省級衛生村覆蓋率達55.77%。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