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毛澤東生前大力倡導,并終身躬行的一條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這里說的調查研究,不是深入實際,深入農村,深入工廠、學校,深入街道、社區去調查研究;而是要多讀書,廣讀書,在史籍學海中進行“調查研究”。
毛澤東在讀二十四史過程中,對書中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記載、紀事、紀實、評論、評說、評價等,習慣把載有與此相同內容的書都找出來,一種一種地讀。前人寫的,后人寫的;前人的注釋、評論,后人的考證、評說,等等,相關的書都找來讀。在書山學海中進行調查研究,用唯物的、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去研究。這是毛澤東在讀二十四史等史籍過程中一直堅持的一種獨特的讀書方法,也是毛澤東一直踐行到晚年的一種讀書習慣。在書山學海中“調查研究”,這種讀史、學史方法是毛澤東獨特之處,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毛澤東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過:“一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所謂實錄之類也大半是假的。但是,如果因為大半是假的就不讀了,那就是形而上學。不讀,靠什么來了解歷史呢?反過來,一切信以為真,書上的每句話,都被當做證實歷史的信條,那就是歷史唯心論了。正確的態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被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就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問題,毛澤東舉出了如下的理由和例證,加以說明。毛澤東對擔任他古籍助讀工作的北大中文系蘆荻老師說過:一部二十四史,寫符瑞、迷信的文字,就占了不少,各朝各代的史書里都有。像《史記·高祖本紀》和《漢書·高帝紀》里,都寫了劉邦斬白蛇的故事,又寫了劉邦藏身的地方,上面常有云氣,這一切都是騙人的鬼話。而每一部史書,都是由繼承的新王朝的臣子奉命修撰的,凡關系到本朝統治者不光彩的地方,自然不能寫,也不敢寫。如宋太祖趙匡胤本是后周的臣子,奉命北征,走到陳橋驛,竟發動兵變,篡奪了周的政權。《舊五代史》(宋臣薛居正等撰)里卻說,他黃袍加身,是受將士們“擐甲將刃”“擁迫南行”被迫的結果,并把這次政變解釋成是“知其數而順乎人”的正義行為。同時,封建社會有一條“為尊者諱”的倫理道德標準,凡皇帝或父親的惡行,或是隱而不書,或是把責任推給臣下或他人。譬如,宋高宗和秦檜主和投降,實際上,主和的責任不全在秦檜,起決定作用的是幕后的高宗趙構,這在《宋史·奸臣傳》的《秦檜傳》里,是多少有所反映的。
毛澤東認為,洋洋4000多萬言的二十四史,寫的差不多都是帝王將相,人民群眾的生活情形、生產情形,大多是只字不提,有的寫了些,也是籠統地一筆帶過,這是最不符合歷史真實的。毛澤東這樣說,是在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之后,也就是在讀了全部二十四史、《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綱鑒易知錄》、各朝紀事本末、《續通鑒紀事本末》后得出來的一個重要結論。他說過:看完《元史》,再看《通鑒紀事本末》,而后讀《續通鑒紀事本末》。除了讀這些大部頭的史籍之外,他還讀了大量的稗官野史、各種歷史通俗演義、筆記小說、札記、隨筆等才形成了這樣獨有的看法。毛澤東在書籍、知識的海洋里調查研究很廣泛、很勤奮、很下功夫,幾十年里,他一直這樣做。
毛澤東說過:歷史書籍要多讀,多讀一本,就多了一份調查研究。他還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一定要好好地讀歷史,要認真地讀《資治通鑒》、二十四史,但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讀,否則就讀不好,弄不清歷史發展的頭緒。他認為,書讀得多了,又有正確的立場和觀點,進行分析、判斷和推理,就會尊重歷史、維護歷史,把被顛倒的歷史重新顛倒過來,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
(作者系毛澤東晚年圖書管理員、中央辦公廳老干部局原局長)
相關稿件